后浪社科|全球化的“高速列车”,你真的买得起票吗?(后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后浪社科|全球化的“高速列车”,你真的买得起票吗?(后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习惯抬头望见飞机在城市上空穿梭;只要有手机和 WiFi,不出门也能知晓天下事;来自异国的商品和特产,也可以借助高效的物流轻松抵达家门……这一切让人觉得,世界仿佛已经被拉平,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变得越来越短。

但如果将视角从云端拉回地面,从每个人真实生活的落点出发重新看这张地图,就会发现隐藏在地图背后的不均衡现实:语言的分布依然刻着帝国时代的痕迹,国家间的寿命差距可以长达数十年,国界线不仅分隔领土,也像栅栏一样决定了谁可以流动、谁被锁在原地。而人口迁移的路径,更像是一道道“通行证”的轨迹,揭示了机会的倾斜与通道的不平等。

地图不只是平面,它承载着历史、权力和命运的褶皱。当我们试图重新理解这个世界,也许就要先承认——世界并不是平的。

《世界不是平的》这本地理书,不讲经纬度、也不讨论气候、洋流,而是展示了一组又一组关于 地域不平等的地图。它用一张张专题地图,讲述语言、寿命、人口流动和边界这些“看不见的差距”,如何真实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有的语言注定更有权力,有的身体一出生就更容易生病,有的人可以在国与国之间自由穿梭,有的人一辈子走不出自己的村庄。

地图上的线条,勾勒的不是地形,而是资源与机会的分布。

书中有三幅地图,格外值得停留:一张展现语言背后的殖民遗产,一张描绘全球健康水平的巨大落差,还有一张呈现世界在“开放”与“闭塞”之间划出的边界。它们勾勒出这个“不平的世界”的三个切面,也像是一面面镜子,映照着人类所处的位置、能抵达的方向,以及那些难以跨越的限制。

地图一

语言的幽影——帝国不在了,语言还在统治

语言是一种最容易被低估的权力形式之一。在当今世界,尽管存在几千种语言,但似乎唯有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语,似乎才意味着拥有进入更多国家、机构与话语场的通行证。地图上的语言分布,看似呈现的是文化的多样性,实则是一张隐性的权力版图。

从殖民时期开始,语言就成为征服者统治的重要工具。帝国的扩张不仅带来了政权更替和资源掠夺,也强行植入了语言体系。谁能说“统治者的语言”,谁就能获得进入权力与资源核心的资格。英语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随着大英帝国传播至亚洲、非洲、美洲等多个地区,成为殖民地的行政、教育与商业语言。二战后,随着美国的崛起,英语进一步确立其全球主导地位,在联合国体系、跨国公司、国际媒体中成为事实上的通用语。在尼日利亚、马来西亚等前殖民地,英语不再只是外来语言,而成为精英阶层的标配,“标准英语”则成了进入现代体制的门槛。

这种结构性的语言不平等,持续影响着当今世界的教育政策和文化选择。在中国、印度尼西亚、智利、蒙古等国家,英语被正式纳入教育体系,成为下一代通往全球的“必修语言”。对本土语言者而言,双语能力往往意味着跳出地方性限制、进入更广阔的流动空间。而讽刺的是,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人们反倒缺乏学习其他语言的意愿与能力——在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的1000名工作人员中,只有6人能流利讲阿拉伯语;而在国内,那些要求西语移民“只讲英语”的群体中,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学习西班牙语。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英语自身也在经历去中心化的演变。它不再是唯一的标准,而逐渐分化为多种“英语”——科技英语、商务英语、混合型本地英语等。这种多元化的发展,使语言的权力逻辑也在发生变化:未来的优势,不再来自对某一种标准语言的掌握,而来自能否在多种语言、多种语境中灵活切换。谁语言掌握得越多,谁就拥有更大的行动空间。而那些仍停留在“英语独大”观念中的个体或群体,反倒可能在新的语言秩序中被边缘化。

语言地图从来不是静止的。它随着帝国更替、人口流动、技术发展而不断变动。而在这张地图背后,隐藏的其实是关于资源分配、机会结构、教育壁垒与社会阶层的复杂机制。语言决定了谁有发言权、谁能被听见,也意味着谁将被排除在外,长期沉默。

地图二:健康的断层——寿命长短也与地域有关?

如果我们把全球各地的寿命、疾病、营养状况和医疗资源都标在地图上,那么这张“健康地图”看起来绝不会平坦。它更像一张地形图:某些地区形成了长寿与健康的高原,另一些地方则深陷于疾病与早夭的低谷。这些起伏不平的“健康地貌”,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由个人选择决定的,而是由气候、病媒生物、医疗系统、经济结构、殖民历史等多重因素共同塑造的。

疟疾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在今天的欧美国家,疟疾几乎已经从公共卫生系统中消失,偶有病例也多来自国际旅行的“输入”。而在非洲大陆,疟疾在21世纪初仍是夺命之疾,每年造成数十万人死亡,尤其集中在撒哈拉以南地区。造成这种巨大差异的,并不仅是热带气候,更关键的是传播机制与公共资源的严重不均。非洲最常见的冈比亚按蚊对人类高度偏嗜,携带的又是最致命的恶性疟原虫,而当地的基础设施却难以支撑系统性的防治措施。干净的饮水、基础的卫生系统、杀虫药物和蚊帐,这些本应普及的手段,在很多地区仍被视作“奢侈资源”。

更残酷的是,在世界卫生叙事中,“谁的健康值得被关注”本身就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一位在非洲感染疟疾的本地儿童,即使活下来,也可能长期贫血、免疫力低下、影响智力发育,却难以进入统计、研究与政策的核心视野;而一位在非洲感染疟疾的欧美游客,却足以成为一则医疗新闻、一个国家级外交医疗事件。这种“可见性”的差异,正是健康地图上最隐秘也最深刻的断层:不是疾病在哪里最严重,而是哪里的疾病最容易被看见。

所以,当我们说“健康是最基本的人权”时,地图却默默提醒我们:这个权利的实现,其实非常不平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身体健康上的断层”甚至比经济差距更难看见,也更难消除。看似属于“每个人的健康”,其实从一开始就被“出生在哪”决定了大半。它是看不见的国界线,也是人类社会最真实的高低起伏。

地图三

开放与闭塞:

并非所有人的道路都通向罗马

在传统地理课本上,地图上的国界线是中性的,它们只标示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空间分隔。但《世界不是平的》提醒我们,这些线不仅仅是空间的界限,它们更像是全球行动自由度的“高低线”——标记着哪些人可以自由穿梭、哪些人被限制行动,哪些地方开放如广场,哪些地方闭塞如牢笼。

比如,德国、瑞典、日本等国家的护照可以免签进入全球绝大多数国家,而阿富汗、伊拉克、刚果、也门等国家的护照则几乎寸步难行。这种由护照等级构成的“行动不平等”,是一种看不见却极为现实的全球分层。正如书中提到的:“有些人是被世界欢迎的,而另一些人只是被允许存在于世界的角落里。”

地图也揭示出另一个悖论:全球“流动性”最活跃的地区,往往也有最紧张的边界。在南美洲与北美洲之间的墨西哥边境,在南亚的孟加拉-印度边境,在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带,无数人冒着生命危险跨越边界,他们并非真正的“全球化人口”,而是为了生计、战争逃难、气候灾害而流动的“被迫流动者”。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点状标记,不是旅者的足迹,而是迁徙的绝望轨迹。

而一些国家则在主动制造闭塞。例如美国在其南部边境加建隔离墙,以防止中美洲移民涌入;以色列在西岸修建高墙,断绝与巴勒斯坦难民区的连接;甚至在欧洲的申根区内,东欧部分国家也在边境架起铁丝网。地图上这些“封闭”的工程,象征着对“全球一体化”承诺的实际否定。

不仅如此,地图上的“空白”也在扩大。在一些国家,尤其是非洲和西亚的战乱地区,地图无法准确标出边界的地方正在变多,因为边界不再由政府掌控,而是由民兵、军阀或气候灾难控制。在这些“不可进入地带”,地图反而成了一种隐喻——不是因为没有边界,而是因为不允许他人看见边界。

作者在书中还指出,哪怕是最富裕的国家,在面对难民问题时也在制造“合法”的闭塞。例如澳大利亚将试图登陆的难民转送至太平洋岛国关押,美国将中美洲申请庇护者滞留在墨西哥境内。这些政策所制造的,是一种“制度性流动中断”——人可以动,但不一定被欢迎,不一定能定居,不一定有身份。

但即使进入数字时代,技术并没有真正消除边界。远程办公、虚拟身份、数字货币……这些新手段似乎打开了行动的新空间,然而真正能跨越国界、灵活迁徙的人,依然只是极少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护照、签证、身份认定仍是决定人生路径的前提条件。地图将这一切具象化,把看不见的制度门槛,变成一条条清晰的线。这些线不仅划定了国家领土,也隐约勾勒出通向未来的可能性——以及它的限制。

因此,当我们再次审视地图上的边界,不应只看到它们划定的空间,更应看到它们塑造的命运。那些看似细细的边界线,其实是厚重的社会壁垒,是限制流动的无形围墙。而我们每个人的位置、语言、出生地、护照,决定了我们在这张地图上,是奔跑者,还是被挡在外的人。

世界不是平的,但未来的世界未必注定崎岖不平。语言的等级、健康的鸿沟、边界的重重阻隔,固然让我们看见了全球化的不对称,但地图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示差距,更在于指出方向。

技术并不会自动消弭不平等,但它让我们有机会打破信息壁垒,建立新的连接。制度不会轻易改变,但当我们意识到哪些壁垒正在限制人的流动、知识的传播、资源的配置,我们就能开始推动改变。

《世界不是平的》的最后一章里,作者也关注到了一些“降低壁垒”的可能性:有些地区的健康状况正在稳步改善,一些长期动荡的区域开始尝试边界调整与分治协商,而在全球尺度上,富裕国家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出现了缓慢缩小的趋势。这些变化或许微小、缓慢,却真实存在,为未来留出了更多重新布局、重新连接的可能性。地图不会撒谎,但世界的走向,依然掌握在人手中。我们终将走向一个更加开放、更加互联,也更加有希望的未来。

高空俯瞰,世界依旧不平;

但脚步落地,我们总能找到变得平坦的方向。

特别声明:[后浪社科|全球化的“高速列车”,你真的买得起票吗?(后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招聘效率翻倍?夏谷AI已就位!(招聘效率翻倍计算公式)

为面试官生成基于STAR原则的题库,重点围绕简历中体现的关键经历(如:“你组织的XX活动遇到最大挑战是什么?面试助手 (功能5):生成针对内部候选人简历的面试题,侧重技术深度验证、解决实际工厂问题的思路、对…

招聘效率翻倍?夏谷AI已就位!(招聘效率翻倍计算公式)

亚马逊计划首次向客户提供OpenAI模型(亚马逊新政)

OpenAI宣布新开放权重模型后,亚马逊计划向客户提供OpenAI全新开放式 人工智能模型。亚马逊表示,将在其Bedrock和Sagemaker平台上提供工具,并补充称,平台先进的推理能力使其非常适合AI代理…

亚马逊计划首次向客户提供OpenAI模型(亚马逊新政)

乐云SEO有何绝招?如何让你搜索霸屏?(云网站实力乐云seo品牌)

乐云SEO的核心优势在于三大技术护城河:1AI语义矩阵系统,通过NLP深度分析覆盖2000+长尾词变体,智能生成搜索引擎和生成式AI双适配的内容;2 实时热力追踪引擎,每15分钟扫描全网搜索趋势变化,动态调…

乐云SEO有何绝招?如何让你搜索霸屏?(云网站实力乐云seo品牌)

香港知名男星满头白发不修边幅,看上去老了十岁,网友直呼不敢认(香港男明星人气排行榜100名)

可能关注张锦程的小伙伴都知道,他是妥妥的“学院派”。在内地拍摄的《粉红女郎》、《玉观音》、《都是天使惹的祸》以及《父母爱情》等剧集,都给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张锦程这些年变得特别低调,而他的妻子张延也同样相…

香港知名男星满头白发不修边幅,看上去老了十岁,网友直呼不敢认(香港男明星人气排行榜100名)

市场地位证明:压缩泵式雾化器领域商业影响力的直接证明(市场地位证明书是什么东西)

未来,企业市场地位认证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多元化认证体系:未来的市场地位认证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和专业化。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将利用智能技术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提高审核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国际认…

市场地位证明:压缩泵式雾化器领域商业影响力的直接证明(市场地位证明书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