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六基”一词的提出
“工业六基”是现代工业体系的根基,出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定起着关键性作用。
“工业六基”主要包括以下:
1.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如高端轴承、芯片、传感器)
2. 关键基础材料(如高性能合金、特种陶瓷、生物医用材料)
3.先进基础工艺(如精密加工、增材制造、表面处理技术)
4. 产业技术基础(如工业数据库、标准体系、检验检测平台)
5. 基础软件(如工业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工业设计工具)
6. 工业互联网(如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智能制造系统)
一. 核心基础零部件
若企业产品属于构成其他设备或系统的核心机械或机电组件,且在性能、精度、可靠性等方面具备显著竞争优势,建议选择申报 "核心基础零部件" 领域。申报材料需着重体现以下内容:一是突出产品在材料工艺、设计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先进性;二是阐明产品在下游设备或系统中的关键功能定位;三是详细说明产品对提升整机性能、稳定性及智能化水平的具体贡献。
二. 核心基础元器件
若企业产品属于构成电子电路或系统的核心电子组件,且在性能指标、可靠性、集成度等方面具备显著技术优势,建议选择申报 "核心基础元器件" 领域。申报材料需重点体现:一是聚焦产品在材料研发、制造工艺、性能参数等方面的技术先进性;二是明确产品在下游电子设备或系统中的核心功能定位;三是系统阐述产品对提升电子系统整体性能、稳定性及智能化水平的具体贡献。
三. 关键软件
若企业产品是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关键软件,且在功能、性能、安全性、行业应用深度等方面优势明显,可选择“关键软件”领域。申报材料需着重呈现:一是详细说明软件核心算法的独特性与技术壁垒;二是系统阐述产品在架构设计、开发技术等方面的创新突破;三是列举典型工业应用案例,展示软件实际应用场景与实施成效;四是量化分析软件对提升工业生产效率、推动智能化转型的具体贡献。
四. 先进基础工艺
如果企业掌握并应用了具有显著优势的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方法,能显著提升产品性能、生产效率或降低成本,可选择“先进基础工艺”领域。申报材料需着重体现:一是深度剖析工艺在技术原理、流程设计等方面的核心特色;二是通过数据对比,系统呈现该工艺相较于传统工艺在精度、效率、能耗等维度的显著优势;三是结合实际案例,明确工艺在产品制造全流程中的关键支撑作用;四是量化阐述工艺对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增强核心性能指标的具体贡献。
五. 关键基础材料
如果企业生产的关键原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指标、稳定的质量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且在技术水平或市场占有率方面具有优势,可选择“关键基础材料”领域。申报材料需着重凸显材料的性能优势、技术突破亮点、在下游产业供应链中的核心支撑作用,以及对提升下游产品品质与功能的具体贡献。
六. 产业技术基础
如果企业主要从事为工业发展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和服务的业务,如标准制定、计量校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产业信息服务等,可选择“产业技术基础”领域。申报材料需着重体现企业在对应领域的专业技术实力、优质服务能力、行业权威影响力,以及对推动产业整体技术升级的具体贡献。
七. 特别注意
准确选择企业产品所对应的“工业六基”领域,是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项目的关键环节。申报企业需要深入理解每个领域的定义、特点和典型案例,并结合企业自身的产品和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建议考虑以下几点:
1.核心技术:企业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主要属于哪个基础领域?
2.关键作用:企业的产品在下游产业中发挥着怎样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
3.技术优势: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在同行业中处于什么水平?是否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4.产业贡献: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对提升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可控能力有何贡献?
在申报时,务必清晰、准确地阐述企业产品与所选“工业六基”领域的关联性,并提供充分的证据和数据来支持选择的合理性。避免含糊不清或过于宽泛的描述,要聚焦核心技术和产品,突出其在工业基础领域的重要性,更好地融入国家战略,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