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举办的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ISC.AI2025)上,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常务秘书长范丛明接受了包括今日霍州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他表示,智能体等相关工种有望明年诞生。对于数据资产入表话题,其认为,应该区别对待,数据属性是可复制性,最终还是要发挥数据价值。
范丛明介绍,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从去年12月底开展走访代表城市重点企业调研,了解各企业关于“产业+AI”的布局,目前围绕AI领域已经形成了多个提案和建议。委员会将立足地方产业优势,借助AI技术的新质生产力实现降本增效,并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
“今年2月,我们专程走访了杭州DeepSeek等企业,观察到智能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也见证了通用人工智能(AGI)产业的兴起,今年,人社部也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等相关工种,在人社部的统一部署下,明年有望迎来相关新工种的诞生,继而逐步建立标准,开展职业鉴定、考试及认定工作。”
人工智能的发展要素之一是数据。但现阶段好多企业数据比较分裂,而且涉及不同企业之间的数据流通比较困难,范丛明进一步指出,为解决数据要素流通难题、充分释放其价值,需要建立科学的数据资产管理和确权机制。
“近年来,国家数据局在推动相关的开放工作,制定了多项举措,关于数据的确权、流转、交易的相关环节,深圳数交所也形成了交易。目前我们在大湾区跟广东省汇报做试点,通过行业协会和行业商会实现商业数据的开放。”
他还谈及了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话题。企业是追着风把自己的数据列表通过一个报告作为资产,还是真的有价值?范丛明认为,最大价值应该在于客户的使用和确认,一个数据若无法流转便没有价值,就像土地一样。土地的核心属性在于唯一性,而数据的本质特征是可复制性。但归根结底,必须充分释放数据的价值。上市公司确有一部分数据应当入表,例如行业经验与技术诀窍。通过对行业信息的深度分析,完全能够提炼出反映该行业公司平均管理水平的关键数据,此类数据才具有真正的价值。随着国家法律法规日趋完善,未来的数据交易必将更加规范有序——这是关键所在。
范丛明将人工智能发展分为多个阶段:从1950年至1980年是逻辑推理阶段,1980年到2000年是知识推理阶段,2000年至2025年进入了深度学习阶段,2023年进入AIGC阶段。从产业上来看,人工智能的浪潮从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语音企业,形成了语音+的对话式AI到以商汤、旷视为代表的图像处理和机器视觉企业的判别式AI,再到以DeepSeek、百度文心一言等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企业,引领生成式AI的全面爆发,推动人工智能从感知理解向内容创造跃迁。
“行业智能体或者智能体应用还是要回到它的本身,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基于安全前提下不断推动人工智能行业的应用,不断打通智能体最后一公里或者一百米,不断让行业优秀案例、典型产品、标杆案例让全国企业家看得见、摸得着,培训用得好,不断推进人工智能平台建设,我们也在不断推动相关应用。”范丛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