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制造业向精密化、柔性化、智能化跃迁的进程中,力控技术正从工业自动化的“支撑环节”蜕变为“核心引擎”。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电池极片的微米级叠装、氢能装备的低温安全对接,还是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精准操作,力控技术的精度与稳定性已成为工业智能化升级的“终极天花板”。
作为机器人智能感知的两大核心维度,机器视觉与力控市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增长轨迹:前者以爆发态势席卷工业领域,后者却深陷“需求刚性而增长疲软”的困局。力控市场增长乏力的症结,本质上是技术高壁垒与人才断层共振所致—过高的跨学科技术门槛(融合机械设计、控制算法与实时通信等)和行业人才的缺乏,致使终端客户与集成商既难以充分理解其功能边界,又因开发复杂度望而却步。
一、需求爆发与技术困局:力控市场的“冰火两重天”
1. 刚需场景全覆盖,力控技术已成制造业刚需
◆ 3C电子:手机屏幕贴合需控制0.1N级压力避免碎屏;
◆ 汽车制造:线束插拔力精度直接决定整车安全标准;
◆ 航空航天:柔性装配加速航空领域智能制造;零重力环境助力航天精准测试;
◆ 一般工业:减速机齿轮寻齿啮合组装过程中力的控制关系到减速箱的寿命;
◆ 食品加工:食材硬度差异要求动态调整夹持力与切割力;
◆ 能源加注:柔性插拔助力加油、加电、加氢、加气精准操作;
◆ ……
痛点本质:力控已从“可选项”升级为“必选项”,但力控市场的实际增速显著低于预期——2020-2023年全球工业力控系统年复合增长率仅4.7%,不足机器视觉市场增速(12.3%)的一半。
2. 增长乏力背后的三重技术枷锁
◆ 底层门槛深:需融合机械设计、控制算法、实时通信等多领域知识,传统工程师培养体系缺失力控专项能力。
◆ 操作复杂度高:传感器协议、机器人接口、工艺参数标准不一,形成“技术孤岛”。
◆ 行业适配难:3C微力控制(0.1N级)与重工业大负载(百公斤级)需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复用率低于15%。
二、破局之道:平台化力控系统重构产业生态
1. ForceMaster——力控界的“VisionMaster”
达宽科技借鉴海康VisionMaster的软件平台化逻辑,推出柔性力控系统ForceMaster,实现三大突破:
◆ 协议兼容:内置ATI、ME、坤维、鑫精诚、柯力等主流传感器协议,兼容Kuka、Fanuc、ABB、埃斯顿、新松等机器人接口,破除设备孤岛。
◆ 算法封装:系统集成了高速高精度动力学算法和力控策略,将航天级力控算法(如多足步行器零重力模拟技术)封装为标准算子,支持力/位移/时间混合编程,实现对人手操作的精准模拟。
◆ 工艺模板化:内置多个行业工艺模板,无需重新编写算法,汽车装配、3C精密加工等行业工艺参数预置,调试周期从数周缩短至小时级。
2. 千钧之力与绣花功夫的工业统一
◆ 大负载精密控制:驱动500kg工业机器人完成主轴穿孔操作,精度达±0.5N;
◆ 微力场景突破:在硬盘内存装配中实现0.1N级稳恒力控制,避免接口针脚弯曲;
◆ 柔性自适应:氢能加氢机器人通过动态力补偿,-40℃低温环境下对接误差<0.5mm。
三、标杆案例: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复制”
案例一:PCBA线束装配
以汽车装配线为例,汽车装配流水线对精度与可靠性的极致要求,让力控技术成为生产环节的刚需。在汽车线束装配中,传统人工操作易因力度不均导致接口松动或线缆损伤,而达宽科技通过主动力位补偿技术,使机器人能实时调整装配位置与姿态。
案例二:座椅熨烫和检测
在汽车内饰制造领域,座椅的舒适度和外观质量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达宽科技的力控系统通过精确的力反馈,使机器人能够模拟人工熨烫的力度和敏感度,适应座椅表面的曲线变化,实现最佳熨烫效果,提高产品一致性。
案例三:耐低温加氢机器人系统
在氢能装备这一新兴领域,达宽科技的力控方案解决了低温环境下的精密操作难题。由其参与研发的全球首台耐低温加氢机器人系统,通过力控算法与传感器的协同,实现了加氢枪与车载接口的柔性对接。
案例四:机器人硬盘装配
3C制造领域对于力控技术微操作考验极大,在硬盘与内存装配中,0.1N 的力度偏差就可能导致接口针脚弯曲。达宽柔性力控系统通过实时力/矩采集,让机器人在抓取、插入过程中保持力度稳定。
更多案例链接:柔性力控 赋能未来 | 达宽科技2024行业应用案例集锦
四、万亿市场撬点:复刻机器视觉的黄金路径
1.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 政策红利:《“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突破先进控制技术”,广州、中山等地将“工业企业数字化”纳入补贴范围。
◆ 市场增量:全球协作机器人规模突破100亿美元,柔性产线催生力控刚性需求。
2. 从“工具革命”到“生态革命”
◆ 降门槛:VisionMaster曾推动机器视觉从225亿(2023年)向千亿市场跃进,ForceMaster有望复制此路径。
◆ 筑生态:联合机器人厂商、传感器企业共建力控标准接口,打造“力控应用商店”开放生态。
◆ 达宽定位:成为力控领域的“神经中枢”——既提供操作系统(ForceMaster平台),又定义应用标准(力控算子库)。
五、结语:具身智能的“最后一公里”桥梁
当具身智能突破虚拟与物理世界的边界,达宽科技以实时力觉反馈、精准力编程、动态力分析在模型算法与物理执行之间架起智能桥梁,这正是解决具身智能最后一公里落地难题的核心所在。“编程力,编织世界”——达宽科技正在赋能AI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
ForceMaster正成为AI与制造业融合的基座——这里不仅是力控界的“海康”,更是工业智能革命的“开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