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应堆原理图
近期,美国媒体报道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加速推进在月球上建设核反应堆的计划,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诸多讨论。其中,该计划是否存在骗局以及资金能否得到保障成为焦点问题。深入探究后可以发现,这一计划有着较为坚实的现实基础,并非骗局,但在资金支持方面确实面临一定的挑战与不确定性。
从计划的真实性角度来看,NASA 加速月球核反应堆计划有着明确的官方声明与长期的技术研发支撑,并非无中生有。2025 年 8 月,NASA 代理局长肖恩・达菲正式宣布将加快推进该项目,要求业界在 60 天内提交提案,目标是在 2030 年前发射一座 100 千瓦级的核反应堆。这一指令通过官方文件明确下达,与 NASA 的 “阿尔忒弥斯计划” 中载人登月和月球基地建设目标紧密相连。早在 2010 年代中期,NASA 就启动了 “Kilopower” 项目,致力于开发适用于深空的小型核裂变系统。2018 年,NASA 在内华达试验场成功测试了 “Kilopower Reactor Using Stirling Technology”(KRUSTY)原型机,验证了核反应堆在模拟月球环境下的可行性。截至目前,项目已进入第二阶段,洛克希德・马丁、西屋电气等企业正参与设计 40 千瓦级的反应堆系统,计划于 2028 年底前交付成果。由此可见,该计划在技术研发上循序渐进,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
将其与历史上被认为是骗局的 “星球大战” 计划相比,二者有着本质区别。“星球大战” 计划提出于冷战高峰期,其核心目的是通过虚构的太空反导系统对苏联进行政治威慑,技术可行性并非首要考虑因素,甚至存在伪造测试数据骗取国会拨款的情况。而月球核反应堆计划以科学探索和实际应用为导向,是为了解决月球基地的电力供应问题。月球环境特殊,长达 14 天的月夜和永久阴影区无法依赖太阳能,核反应堆可稳定运行至少 10 年,能为居住区、生命维持系统、科学实验以及采矿和燃料生产等提供持续电力,这种实际需求决定了该计划有着真实的应用场景和科学价值。
在资金方面,该计划确实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而美国政府是否会提供足够资金存在一定变数。从预算分配来看,2025 财年,深空探索系统(含阿尔忒弥斯计划)获得 76.18 亿美元,核反应堆作为关键子系统,预计占其中的 3%-5%。虽然总预算较 2024 年略有下降,但项目仍被列为 “强制需求”。对于 2026 财年,特朗普政府的预算提案虽大幅削减科学预算,但载人航天资金被提升至历史高位,核反应堆若被纳入相关计划,可能获得资金倾斜。同时,国会博弈也对资金有着重要影响,如参议员特德・克鲁兹提出的法案,若落地,核反应堆项目可能通过 “门户” 相关预算间接获得支持。
政治优先级也会影响资金支持。美国政府将核反应堆视为在太空竞赛中保持领先的关键。面对中国与俄罗斯在月球计划上的进展,如中国计划 2033 - 2035 年在月球南极建立核动力前哨站,俄罗斯与中国合作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美国有着强烈的紧迫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能会为了在太空技术上保持优势而加大对核反应堆计划的资金投入。此外,私营企业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担成本。NASA 通过招标机制引入竞争,如 SpaceX 星舰若实现可重复使用目标,将大幅降低反应堆运输费用,这也有助于缓解资金压力。
不过,资金支持也面临一些风险与不确定性。阿尔忒弥斯计划的预算曾因政治周期多次调整,若核反应堆项目被纳入相关预算,可能受其成本超支拖累。在技术验证方面,2025 - 2028 年是关键时期,40 千瓦级原型机测试、星舰载人认证、“门户” 空间站发射等环节若出现问题,可能引发国会对项目的信任危机,进而影响资金投入。同时,美国的经济环境也会对资金产生影响,若经济陷入衰退,非国防预算可能进一步压缩,核反应堆计划的资金可能被挪用。
NASA 的月球核反应堆计划并非骗局,有着真实的技术研发和应用需求。在资金方面,虽然美国政府有较大可能提供支持,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未来,需要持续关注项目在技术验证、预算审批以及国际竞争等方面的动态,以判断该计划能否顺利推进并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