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蓢村文化活动中心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化学科普活动正在热烈进行。同学们跟随卢峻彦老师的脚步,开启了一场奇妙的探索之旅。
卢老师用生动的讲解,将厨房中的化学知识娓娓道来。从燃气燃烧的原理,到油锅起火的应对方法,从食材的保鲜技巧,到调味品的化学成分,每一个知识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惊叹。
课堂上,趣味实验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
首先是“小火山”喷发实验。助手黄月薇老师将小苏打与醋混合,瞬间“火山”喷发,泡沫四溅。孩子们惊叹不已,卢老师解释这是酸碱中和反应,二氧化碳气体的释放让“火山”爆发。原来,厨房里的化学如此神奇!
黄老师演示“小火山”喷发实验
紧接着是淀粉遇碘变蓝实验。将碘酒滴入淀粉溶液,瞬间变为深蓝色。孩子们好奇地围过来,卢老师讲解这是碘与淀粉的特异性反应,生活中可用于检测淀粉含量,知识在实践中变得鲜活起来。
淀粉遇碘变蓝实验
然后是水的硬度测定。用肥皂水测试不同水源,有的泡沫丰富,有的却浮渣满杯。卢老师告诉孩子们,这就是水的硬度差异,硬水会影响洗涤效果,生活中烧水壶的水垢就是硬水的“痕迹”。
水的硬度测定
最后是酸碱指示剂。用紫甘蓝汁滴入不同溶液,颜色变幻莫测。孩子们欢呼雀跃,卢老师解释这是天然指示剂的妙用,生活中很多植物汁液都有这样的特性,化学之美尽在眼前。
卢老师演示
在这堂课上,知识在烟火气中悄然生长,孩子们的科学思维也在实验中被点燃。三下乡的科普之旅,让化学不再高不可攀,而是融入生活的点滴。同学们亲手操作,观察化学反应在厨房中的奇妙变化。他们在实验中搭建起化学与生活的桥梁,知识在烟火气中悄然生长。
这次三下乡科普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实用的化学知识,更提高了他们的厨房安全警觉性。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这样的活动,让科学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通讯员|邓颖恒 邓翠灵
供稿单位|化学化工学院宣传中心
作者|邓翠灵 邓颖恒
摄影|莫昌中
初审员|邓颖恒
终审员|卢峻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