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内展出的机器人与参观者互动
明日,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及主题餐厅“机器人焰究所”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开放。作为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重要配套项目,这两个创新业态集科技展示、互动体验、商业应用于一体,标志着北京亦庄在具身智能产业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探访
看机器人踢球与机器狗互动
步入位于北京亦庄机器人大世界的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巨型机械臂为访客揭开探索的序幕。店内,创新中心天工2.0、优必选WalkerS等国内外知名机器人整齐陈列,为访客提供与明星机器人超近距离交流互动的机会。在这里,访客可以近距离欣赏机器人群舞,通过相关设备体验机器人视角,与李白具身智能机器人畅谈诗歌。
北京亦庄机器人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负责人王一凡介绍:“4S店集销售、零配件、服务和信息反馈于一体,同时提供定制开发、金融支持等增值服务。目前主要面向企业客户,提供7大类50余款机器人产品。”
这座占地4000平方米的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共分为四个特色区域:智造臻选区、未来互动区、智慧维保区和尊享共识区。
在智造臻选区,家庭、应用、体验、康养、人形五大展销专柜呈现了机器人应用的多种可能和无限潜能:康养机器人已投入北京多家医院,协助完成超百台手术;工业机器人精准完成生产线上的装配、运送任务;仿真金龙鱼则可潜至水下五米深,为水质检测提供新方法。
在未来互动区,访客可以观摩机器人足球对抗赛,与机器狗进行互动体验。北青报记者还亲身体验了脑机接口控制技术,进行了一场精神力对冲比赛。
“我们致力于打造‘场景体验-即时消费-服务交付’一体化模式,聚焦产品从研发测试到市场应用的全周期服务需求,打造集成化平台。”王一凡强调,“这不仅为机器人企业打通了从研发成果到市场应用的转化通道,也为广大用户创造了沉浸式接触、深度体验先进机器人技术和服务的机会。”
体验
“阿尔法狗”派礼品“苏轼”讲脱口秀
与4S店一墙之隔的“机器人焰究所”餐厅,将科技与美食的融合推向新高度。走进旋转门,迎面是两位机器人酒保“希尔”和“小柒”的热情致意,“欢迎光临机器人焰究所”。
通晓七国语言的小柒在与众人互动时,不仅能配合肢体语言,还能细致到眼神接触,使交流更显生动。
餐厅内充满未来科技感:吧台上方菜单中的“Alpha芯核牛堡动力模块”(牛肉汉堡套餐)、“Omega冷感鱼芯处理器”(三文鱼杂粮饭)等名称既富科技感又不失贴切;恐龙机器人灵活穿梭于餐桌间,时而歪头用前爪打招呼,时而翻肚皮卖萌;机器狗则不时直起身子表演一个“拜拜”动作。舞台区,机器人乐队正在激情演奏:键盘手气场全开,手指翻飞;架子鼓手在各色鼓镲上精准敲击;配合炫目的镭射灯光,营造出科技感与赛博朋克完美交融的用餐氛围。
用餐期间,北青报记者注意到,“阿尔法狗”穿梭于各桌之间,随机派发小礼品;脱口秀机器人“苏轼”不时讲古,除了应景的“东坡肉之由来”,还有与好友刘贡父有关“三白饭”“毳饭”的你来我往,令美食与文化娱乐相映成趣。
餐毕,一个垃圾桶造型的回收机器人滑行桌边,前盖“咔哒”弹开:“请问您有垃圾需要给我吗?”当顾客投入用过的纸巾,它用欢快的调子向客人道谢,其贴心的服务为用餐体验画上完美句号。
北京亦庄机器人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机器人焰究所负责人孙玲详细介绍道:“作为智能机器人主题餐厅,我们通过人机交互、智能迎宾等系统,打造‘舌尖+文化+科技’的全沉浸式用餐环境。同时,这里也是机器人应用的示范平台,为产品提供真实场景测试。我们还与园区内的机器人4S店形成联动,推动商业化落地。”
据悉,餐厅将于8月8日正式营业,顾客可通过美团、大众点评预约。二楼设有机器人消费产品体验区,展示各类机器人周边产品,延伸科技文化消费场景。
背景
亦庄集聚机器人生态企业300余家
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和“机器人焰究所”主题餐厅亮相的背后,是北京亦庄厚积薄发的机器人产业生态。作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北京亦庄机器人产业链规模超百亿,已成为北京市重要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正在加速建设全国具身智能产业创新高地。
北京亦庄已集聚机器人生态企业300余家,形成了“核心零部件+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的“1+6”产业体系。在具身智能领域,开发区率先布局了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吸引了小米机器人、北京优必选等龙头企业入驻,落地了星海图等头部具身智能企业,以及智同精密、清能德创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技术创新方面,区内企业加强具身智能核心技术攻关和开源开放,已发布全球首个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今年上半年举办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等创新赛事,有效验证了机器人在极限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同时,开发区正在推动编制国内首个基于综合任务执行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分级评价标准。
在产业生态建设上,北京亦庄挂牌了全市唯一的类人机器人未来产业育新基地,建设了机器人柔性敏捷制造平台和人形机器人检评中心。25万平方米的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正在布局,百亿级机器人产业基金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万台机器人创新应用计划”,开发区正推动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商业服务等重点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在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我们为产业界、为民众都安排了一系列新颖的科技互动体验和服务。”北京经开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局副局长马宁告诉记者,“北京亦庄,始终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推陈出新,力求为大家带来更多新奇有趣、好看好玩的体验。”今年是人形机器人商业量产元年。北京亦庄将继续发挥政策优势,巩固在核心技术、产业生态、应用场景方面的领先地位。随着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等创新项目的落地,北京亦庄正在为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文/本报记者温婧实习生李如意
摄影/本报记者崔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