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传统漫灌模式或者其他浇水模式,我们采用移动智控水肥一体机,能够节水30%到40%,农田的水分生产率和肥料利用率显著提高,为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8月1日上午,正在开展第四轮全面补水的上蔡县韩寨镇耕夫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白汉礼介绍,合作社采用了滴灌加水肥智能灌溉设备,田间铺设的黑色滴灌带如输氧管道将水分与养分精准输入到玉米根部。
今年夏季,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上蔡县全县157.6万亩秋季粮油作物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
为应对旱情,上蔡县大力实施1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项目,积极推广玉米密植水肥一体机精准调控技术,高效发挥滴水灌溉、立杆式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设备作用,减少用水70%,增加抗旱效果50%,延长作物抗旱时长15天以上,有效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损耗。在项目区外,该县大力利用现有水源,开展科学浇水,积极推广滴灌、微喷、微灌技术节约用水,实现所有地块应浇尽浇。
“我种植了300多亩农作物,以花生为主。现在已经浇过4遍了,浇一遍需要一周的时间。现在多辛苦一点,就是为了收入有所保障。”上蔡县百尺乡单庄村种粮大户冯锁告诉记者。
据了解,针对全县旱情及农作物生长关键期,上蔡县成立了前线指挥部和8个督导组分片区开展抗旱保秋工作。县农业农村局组织78名农技人员,组成26个农技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下沉生产一线开展抗灾减灾技术指导工作。农技人员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和作物生长情况,引导群众发挥先进浇灌机械作用,应用滴灌、微喷等节水浇灌模式,科学合理地调配农田用水,指导群众进行合理补肥与植保作业,结合灌溉喷施抗旱保苗剂,增强作物抗旱能力。
据电力部门统计,上半年全县农排用电量3686.55万千瓦时(仅7月就达1902.48万千瓦时),居全市前列。同时,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全县玉米、花生已实现保险覆盖率达100%。
根据旱情发展情况,上蔡县提前启动了以农田机井排查整改为主的专项行动。采取“拉网式”排查,对全县农田灌溉井的运行状况、安全防护、配套设施等进行全面排查,累计排查灌溉井44375眼、整改机井7041眼、处置报废机井1354眼,为抗旱保秋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水源保障。
在维护农田机井的同时,上蔡县还采取“谁打井谁受益,村集体给补贴”的方式,发动群众积极打浅井、抗急旱,努力解决“远水解不了近渴”的问题,最大限度避免群众争夺高标准农田配套深水机井优先使用权造成的纠纷。
蔡沟镇林堂村海拔不高,地下水位较浅,如果村民根据浇地需要自打浅水井,不仅成本不高,而且还能解决离井远、水压低、灌溉效果差的问题。经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战峰提议、村“两委”商议,每口井补贴500元的村级惠民政策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全村通过单户自筹、多户众筹等出资方式,共打成浅水井20眼,再加之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的数十眼深水机井,全村所有秋作物都得到了缺水就能随时浇的保障。
“截至目前,上蔡县累计印发抗灾减灾技术明白纸10万份,通过微信转发技术要点1000多条,开展技术培训300多场次,现场技术指导2000多次。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技术服务,有效保证了秋作物的健康生长。”上蔡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