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喉径流量测量装置,是一种基于伯努力方程、运用现代航空技术----空气动力学理论和流体力学理论,实现单点、多点高精度测量的差压式智能流量计。西安三联测控多喉径系列流量计广泛适用于火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的大、中、小型管道常温或高温气体(空气、蒸汽、天然气、煤气、烟气)流量测量,特别适用于火电厂一次风、二次风流量测量。多喉径流量计在结构设计、测量精度及应用场景上具有显著优势,其核心技术源于航空动力学理论,尤其在风量测量领域表现突出
一.结构优势
- 空气动力学结构设计
- 多喉径流量计采用收缩-扩散型喉部结构(类似飞机发动机喷管),通过流体流经喉部时产生的静压差放大效应测量流量。该设计基于伯努利方程和流体力学边界层理论,借鉴现代航空技术中对气流的高精度控制原理。
3.喉部整流作用:多级喉径结构使流体在各节流段被强制"整流",消除涡流干扰,提升信号稳定性。
4.低流阻设计:扩散角优化减少压损,管径>400mm时压损可忽略,节能效果显著。
5.材料与抗堵结构
- 采用316不锈钢或1Cr18Ni9Ti材质,测量面经耐磨处理,适应高温(≤650℃)、高粉尘环境。
- 特殊取压结构:结合防堵吹扫装置,支持在线维护,避免颗粒物堵塞
二.技术溯源
1. 航空动力学基因
多喉径流量计的设计核心源于航空喷气发动机进气道技术,西安三联测控通过模拟航空器在复杂气流环境中的整流原理,将多级喉径结构引入工业流量测量。其流道设计借鉴了飞机发动机的"流束面积-流速"动态平衡模型,使得在非理想流场条件下仍能保持测量稳定性。
2. 革命性结构设计
- 多级整流结构:采用多级级渐进式喉径(视管径而定),每级喉径相当于微型"气流整流器",有效消除涡流干扰。对比传统皮托管单点测量易受湍流影响的缺陷,三联测控优化后多喉径方案可将流场不均匀度补偿至±1%以内。
- 耐磨航空材料:测量面采用航空级316不锈钢或1Cr18Ni9Ti合金,经风洞实验验证的耐磨涂层技术使寿命达20年以上,显著优于热式流量计在高温粉尘环境下的快速老化问题
三、在风量测量中的核心应用优势
主要适用于火电厂一次风/二次风、钢铁厂煤气、化工厂烟气等大管径气体流量监测:
- 多点测量技术
- 西安三联测控通过多个喉径传感器分布采集管道截面数据,真实反映流场分布,解决大管径(可达15,000mm)、低流速工况的测量难题。
- 量程比达1:10,低至3.5m/s的流速仍可输出高信噪比差压信号。
2.安装与适应性
- 直管段要求极低:仅需前直管段0.5~1.5D(D为管径),无需后直管段,大幅降低安装成本。
- 支持圆管/矩形管插入式或整体安装,灵活适配异型管道。
核心应用优势
- 与皮托管对比
- 皮托管依赖伯努利方程的单点动压测量,在含尘气流中易发生测孔堵塞;而多喉径的"入口集流+分级节流"设计通过机械结构实现自动防堵。
- 与热式流量计对比
- 热式仪表依赖热扩散效应,在电厂高温烟气测量中存在零点漂移问题(典型值0.1%/℃);多喉径的纯机械结构不受温度传导效率影响,在400℃工况下仍保持标定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