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教育转型与国产技术生态构建的双重需求下,华为与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联合研发的新一代智慧算法学习系统“舞动的算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这一系统兼容C/C++、Python等主流语言,更填补了仓颉语言在数据结构与算法教学领域的空白,为算法学习提供了全新的实践平台。这一系统的成功落地,离不开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长期的教学积淀与技术探索。
学院李冬梅教授团队深耕“数据结构”教学数十年,为系统研发奠定了扎实的教学基础;而与华为的深度产学研合作,更将教学资源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最终促成了这一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成果诞生。
这一合作成果的背后,是北京林业大学在计算机教育领域长期的积累与沉淀。其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起源于1984年成立的北京林业大学计算中心和1985年成立的国内第一个林业信息管理专业,现已发展为以工科计算机类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主体,多层次、多学位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智慧林业为优势和特色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基地。学院教师100%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和双一流共建高校及科研机构,80%以上具有国家级项目研发或头部企业实践经验。
学院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按计算机类招生,施行“大类基础教育+分专业培养”模式——学生前两学期在全院统一平台修习基础课程,第三学期起自主选择专业深入学习。这种模式既夯实了学生的学科基础,又为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空间。
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个专业属于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同时也是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院在产教融合方面也成果显著,充分发挥高校——企业双方优势,面向“四新”背景下领域建设领军人才需求,组织IT企业、林草信息化企业和专业教研室共同开展产教融合工作。2025年以来,信息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 携手北京昇腾创新人工智能有限公司共建就业实习实践基地,搭建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产业应用为一体的人工智能实训平台,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实习实训和就业渠道;与数字有道携手斩获零代码应用创新奖,驱动智慧校园建设新变革。
对于有志于在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领域深耕的考生而言,北京林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选择。这里的专业设置紧密贴合行业发展脉搏,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扎实根基,到数字媒体技术的跨界融合,再到人工智能的前沿探索,每一个专业都像一把精准的钥匙,能打开对应领域的大门。无论是希望进入互联网大厂施展才华,还是想在科研道路上持续精进,亦或是投身林草等特色领域实现技术赋能,学院都能提供与之匹配的培养资源和发展平台,让每一份对技术的热爱都能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