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体输配管网的漏损问题,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引发路面塌陷、水质污染等安全隐患。传统漏损监测依赖人工巡检,存在效率低、定位不准、滞后性强等痛点。而WITBEE®万宾科技®智能漏损监测仪EN201-LK,通过技术创新,让漏损监测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警”。其应用逻辑可从核心流程与关键优势两方面展开。
一、智能漏损监测仪的应用流程
智能漏损监测仪实现漏损监测的核心逻辑,是通过“参数采集-智能分析-预警推送”的全链路闭环,精准捕捉并响应漏损事件,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1. 持续采集管道运行关键参数
设备搭载高分辨率传感器,可实时捕捉管道运行时的压力、流量等核心参数。其温补设计能过滤环境温度干扰,确保不同工况下数据采集的稳定性;高灵敏度特性则让设备即使面对微小泄漏引发的参数波动(如压力细微下降、流量异常变化),也能准确捕捉——这为后续漏损识别提供了可靠的原始数据支撑,解决了传统监测中“早期漏损信号弱、难捕捉”的问题。
2. 边缘计算驱动漏损识别与定位
内置的边缘计算模块是设备的“智能大脑”。它会对传感器采集的实时数据进行动态分析,通过针对性优化的算法识别漏损相关的异常信号模式:当管道出现泄漏时,算法能快速区分“正常运行波动”与“漏损引发的异常”,并结合参数变化的幅度、范围等信息,精准定位泄漏位置。这一步直接突破了传统人工巡检“定位偏差大、依赖经验判断”的瓶颈,让漏损识别从“模糊推测”转向“数据实证”。
3. 实时推送报警与诊断结果
确认漏损后,设备通过4G CAT1通讯技术,将报警信息及诊断结果实时推送至管理平台或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这种通讯方式无需额外部署基站或网关,依托现有蜂窝网络即可实现广范围覆盖;针对地下等信号恶劣区域,设备选用效率更高的玻璃钢天线,并支持数据重传机制——即使联网环境差,传输失败的数据也会补传,确保监测信息“不中断、不缺失”,让运维人员第一时间掌握漏损动态。
二、智能漏损监测仪的关键优势
智能漏损监测仪能在实际管网中高效应用,还依赖于其对复杂环境的适配能力,这是保障监测持续有效的基础:
1. 耐受地下恶劣环境
管网多位于地下潮湿、多腐蚀的环境中,设备为此采用IP68防护等级,结合独特结构设计实现抗压、防水、耐腐蚀——即使管道被掩盖(如埋于土壤、混凝土下),仍能正常工作,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监测中断。
2. 低功耗与便捷运维设计
设备自身功耗极低,续航能力可达三年以上,减少了频繁更换电池的维护成本;同时支持通过BLE蓝牙查看和配置参数、蓝牙升级功能,无需拆解设备即可完成调试或更新,灵活适配不同管网场景的运维需求,降低了现场操作的复杂度。
通过上述流程与能力的结合,智能漏损监测仪实现了对管网漏损的“早期发现、精准定位、及时预警”。它不仅减少了漏损早期的漏判、误判,更通过缩短抢修响应时间,从源头降低了资源浪费与安全风险,成为推动管网智能化运维的重要技术载体。
文章来源:城市生命线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