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食融合”社区军休项目落户渝州路街道,看一座超大城市里的军民共治实践

“医食融合”社区军休项目落户渝州路街道,看一座超大城市里的军民共治实践

清晨7点,重庆九龙坡区渝州路街道歇台子的居民楼已在晨光中苏醒。76岁的军休干部刘家荣缓步走进渝州路街道一体化社区军休老年服务综合体,轻触智慧食堂的门禁,系统自动识别推送早餐菜单:“南瓜小米粥(升糖指数42)”。

这是智慧点餐系统给老人的早餐建议。同时,也是结合他的身体情况要求他别吃南瓜小米粥。于是,老人放弃了想吃的小米粥,转身点了一个粗粮馒头。

9时许,二楼中医馆的智能药柜正为慢病患者分装药包,全科诊室里区中医院医共体总院心血管专家任远已翻开病历,为前来看病的街坊邻居看病了——作为全市首个融合“社区老年食堂+卫生健康服务站”的一体化社区军休老年服务综合体,该项目是渝州路街道的2025年票选民生实事之一,于7月21日正式试营业。它不仅是落实医疗改革、医共体改革、军休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试验田”,更依托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将区级三甲医院的优质资源精准下沉社区,以“15分钟综合服务圈”为纽带,让4万余名周边群众与540余名军休干部共享改革红利,这座480平方米的“医食融合”综合体,正以精密的刻度,丈量着超大城市治理的温度。

破壁:闲置空间何去何从

这栋综合体在改造以前,就是一栋属于九龙坡区军休中心的普通空置建筑。如何发挥它的作用,让九龙坡区军休中心感到困惑。另一方面,渝州路街道埝山苑社区、奥体社区等周边的居民,又存在着到社区医院看病就医不方便的问题。在超大型城市治理的实践中,渝州路街道和军休中心,都找到了可以结合的时间点。

九龙坡区军休中心主任李波说,2025年初,在九龙坡区“1167”总体思路牵引下,在渝州路街道的具体策划及推动下,这栋闲置的楼被列入街道年度民生实事清单。一场空间重构的民生实验就此启幕。

经过近半年的施工、建设、装修,如今,这栋综合体已于近日完工。为此,上游新闻对此进行了探访。

在歇台子派出所附近,这栋已经投用的大楼不断有人进出,三伏天的重庆异常炎热,老人们从自己家里来这里吃饭,再也不用感受厨房的高温,饭菜搭配也非常科学。

于是,食堂取餐区就上演着文章开头那一幕所显示的科技与人文的二重奏。时间来到中午,另一位居民刷脸瞬间,系统自动屏蔽高嘌呤菜品,餐盘划过感应区生成营养报告:“蛋白质达标,钠摄入减少22%。”

与此同时,后厨的炒菜机器人正为糖尿病人群定制午餐,锅温恒定在185℃±2℃范围内。

“我们把医嘱转化为火候程序。”厨师长展示一位有特病的居民的饮食档案。其“忌花椒、少酱油”的标注已嵌入智能菜谱,系统自动匹配替代方案:用香菇粉代替味精,以柠檬汁替代醋料。这种毫米级的关怀,让很多曾经是医生的退休老人倍感安心。

据了解,数智餐厅通过赋能实现无感支付、线上预订、菜单显示、营养数据可视化、食材溯源可视化、忌口提醒、饮食建议等丰富功能,为军休干部及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快捷化、多元化的就餐体验。

渝州路街道负责人表示,这栋综合体的建成投用,不仅军队的退休干部可以使用,还极大地方便了周边的居民群众,同时,弥补了渝州路街道埝山苑片区缺少社区食堂和卫生健康服务站点的短板,为该片区数以万计的居民带来了便捷。

融合:传统智慧的科技新生

而大楼外的另一侧,“军地融合·中医特色”一类卫生健康服务站点——渝州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军休中心站点更是吸引了很多老人的关注。

二楼的中医馆,不断地有人来咨询,一位小伙子,正在咨询埋线减肥的相关知识。

艾灸室里,专业的排烟设备将艾柱燃烧后产生的浓烟抽离,保持空气清新,提升就医感受。

重庆市优秀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赵冬梅医师将燃烧的艾柱放入黄铜葫芦中,热力透过皮肤渗入到前来这里做艾灸的居民刘阿姨的腰部。

躺在床上,刘阿姨一边感慨生活越来越好,一边表示下一次要带自己的老姊妹一起来做。

通过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理疗,老人觉得,这比外面的草药摊为她做的艾灸专业得多,而且价格也不贵。如今,这座全市首个“军地融合·中医特色”一类卫生站点,正以科技赋能千年岐黄之术。

再来看智慧医养驾驶舱,通过模拟演示,报警声突然响起——显示一位患者的血压数据异常波动。家庭医生赵冬梅启动“三师共管”应急机制:首先,由军医大退休教授视频会诊调整用药;其次,AI系统生成低钠药膳配方传送食堂;第三,社区医生携带移动终端上门监测,“从预警到干预仅用27分钟。”王玥医生说,这虽然是一种模拟演示,但现实中就能实现这么快的处置记录。能够有效地干预和避免急性疾病的发生,为患者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同时,患者未来来社区食堂就餐,智慧系统也会根据他的身体特征,给出健康的饮食建议。

由区中医院医共体总院配送的远程脉诊仪正进行多维采集:舌苔成像仪分析体质特征、脉诊手环记录60秒脉象波动、中医经络检测仪生成虚实热力图。数据汇入平台生成“九型体质报告”,为居民定制四季调养方案。其冬季膏方含23味药材,由智能煎药机文火慢炖8小时,还能真空包装配送到家,可谓方便至极。

据区中医院医共体渝州路分院钟颖院长介绍,该站点提供呼吸、消化、心血管等常见疾病的诊治,配备全科、中医等专家,聚焦老年人高发的慢性病管理,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立动态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评估和用药指导,站点作为区中医院紧密型医共体的基层枢纽,将全力为辖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

李波主任在药房里查看了一下,当下,药房主要存在的药品都是一些慢性病的药,随着患者就诊的数量越来越多,这里的常备药也会不断增加,而如果有病人需要的药卫生健康服务站没有的,则会依托区中医院紧密型医共体药品协同保障机制,通过内部调配送至站点或快递到患者家中,减少患者来回奔波之苦。针对行动不便的军休干部和独居老人,将充分发挥医共体“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优势,联合家庭医生团队提供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等延伸服务,让医共体的优质资源和服务网络,真正延伸到居民家中,让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到居民最需要的地方。

共生:军民共织的温情网络

晨光中,这座综合体犹如精密运转的生态系统。

一楼的诊室里,区中医院医共体总院的主治医师周徐涛正在这里接待患者。作为总院派出的资深专家,他通过医共体的专家下派机制,将在该站点长期驻点一年,为社区居民和军休干部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文化区棋桌前,军休干部郭树清正在给孩子们讲解航母模型,回忆那些军旅生涯的美好故事;治疗床上,社区志愿者刘阿姨为就诊的居民按摩穴位——这些场景诠释着李波主任常说的“尊崇需要落地生根”。

李波主任表示,当军休干部的健康档案向社区开放,当退役军人在食堂享受九折优惠时,“被需要”的价值感催生温暖反哺:

首先,由8名大坪医院的医疗专家为居民提供诊疗服务;其次,九龙坡区军休中心还开辟了军休文化区,陈列军事书籍、老照片,定期组织军休干部分享会,让红色基因在交流中传承。

而这栋楼最大的好处则是打通了军休干部和居民群众之间交往的墙,在这里,他们有了相识相知的平台,更有利于退休后的生活和娱乐。

正如渝州路街道负责人所说:“通过时空重构,这里1平方米产生3平方米的服务效能。”

升华:城市治理的渝州路街道答卷

这座小楼恰是九龙坡区“1167”总体发展思路的具体呈现,在全域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公共服务现代化,这也是渝州路街道在推进“一镇街一实事”机制下,走出的一条特色治理之路。

暮色中的小楼渐次亮起暖光。中医馆药师分装“三伏贴”药材,当归气息萦绕药柜;食堂大屏滚动着次日低糖菜单,炒菜机器人进入自洁程序;文化区里老人们翻看着各类图书交流着儿孙的快乐事儿,智能手环监测着平稳心率——这座用旧库房改造的民生工程,正以它跳动的脉搏诉说治理真谛:

当1.2米宽的无障碍通道取代逼仄楼梯,当军休大楼兼顾服务于基层民生时,治理的精度就刻写在这些厘米与毫克的计量中。这恰是九龙坡区“民生实事”落地的具象实践——让政策从文件走向生活。

上游新闻 王渝凤

特别声明:[“医食融合”社区军休项目落户渝州路街道,看一座超大城市里的军民共治实践]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春之唤补水喷雾成了我最近办公桌上的常驻搭档(春之唤护肤品多少钱一套)

没有特别复杂的原因,就是那天下午皮肤有点紧绷,朋友递给我她包里的那瓶,我一喷,舒服了一点,便想也没想地入手了同款。就那样轻轻地,跟皮肤和解了一下,什么也没多说,却什么也没落下。 护肤这件事,可能有人期待它带来…

春之唤补水喷雾成了我最近办公桌上的常驻搭档(春之唤护肤品多少钱一套)

高层变动频繁:消息称智元机器人近期又有两高管离职(高层住宅趋势)

DoNews8月7日消息,据《职场Bonus》报道,智元机器人灵犀事业部总裁魏强,联合创始人闫维新离职,现由彭志辉轮值灵犀事业部总裁。 闫维新为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人工智能研…

高层变动频繁:消息称智元机器人近期又有两高管离职(高层住宅趋势)

2025 年越南国际电子元器件展览会(2025年越南国际家具展会时间)

各类电子元器件、机电元件、无源元件及半导体产品、二极管、晶体、存储器、处理器、集成电路、光电与显示器件、连接器、开关、继电器、线束线缆、滤波器、电感、电阻、电容器、变压器、微波元件、压电元件、磁性材料、压电陶…

2025 年越南国际电子元器件展览会(2025年越南国际家具展会时间)

《棋士》全国收视率第一,打了多少资方的脸,王宝强又赌对了(棋士是什么)

他选择悬疑剧,是一次高风险的尝试,但正是这种“弃子”的魄力,让他赢得了更大的局面。他的崔业有着普通人的挣扎和欲望,正是这种真实感,打动了观众,也让悬疑剧找回了失落的共鸣。 王宝强从“喜剧演员”到“悬疑天才”,…

《棋士》全国收视率第一,打了多少资方的脸,王宝强又赌对了(棋士是什么)

高度近视男子屏气搬重物后险失明 眼内压骤升成导火索(高度近视男生)

湖北武汉一名43岁男子在搬家搬运重物后,双眼突然出现黑影,视力急剧下降,仅能看到10厘米内手掌的晃动,右眼几乎失明。经诊断,他患上了双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男子屏气搬重物后险失明 眼内压骤升成导火索(高度近视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