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获悉,8月6日,一个致力于模拟预警特高压电网通断电各种故障问题的实验平台——特高压GIS长时运行全景感知联合实验室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全面投运。
家里的电灯亮起或关闭,按下开关即可。但特高压电网通断电要复杂很多,巨大的电压和电流会产生高温电弧,继而可能烧毁电路。这就需要用到GIS这个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
技术人员在特高压GIS长时运行全景感知联合实验室进行实验。(受访单位供图)
“GIS是特高压输电的核心设备,其可靠性关乎着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安全稳定运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说,但GIS的封闭结构存在内部故障机理复杂、缺陷检测难度大的问题。建设特高压GIS全景感知实验平台,探索高灵敏感知检测方法,成为现实需求。
国网蒙东电科院输变电技术中心主任兼该实验室现场负责人石海鹏介绍,此次投运的实验室构建了特高压GIS故障放电机理和故障预警研究实验平台,可在762千伏环境下不间断运行,精准模拟特高压GIS典型工作状态及内部放电、绝缘缺陷等异常场景。
“打一个比方,相当于给特高压GIS设备挂了一个医院的专家号,然后进行多种高精密检查,进而发现各种病症,预防出现闪络、停电这样的大问题。”中国电科院高级技术专家许渊说。
陈维江表示,这是全国首个特高压GIS长时运行全景感知实验室,实验能力达到同类实验室国际领先水平。该实验室的投运将为特高压GIS状态检测技术研究提供全面的研究条件,推动我国特高压设备运维从“被动抢修”向“主动感知、提前预警”跨越,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截至目前,该实验室在前期试运行阶段已累计开展58次特高压GIS缺陷模拟和状态检测实验,取得了GIS内部金属微粒尺寸对GIS放电的影响、X射线对GIS内部异物检测等5项研究成果。(记者安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