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用手机多方便啊,买菜、交水电费、挂号看病,基本都能搞定,这背后其实是国内互联网应用生态很发达。但说句实在的,支撑这些应用的根基,像芯片、数据库这些核心技术,很多还是靠国外的。
这几年不是有些国家总在科技上卡我们脖子嘛,所以大家就想着,得把这些核心技术换成我们自己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信创”。它主要包括硬件、软件、各种应用和信息安全这些,其中像CPU、操作系统、数据库这些,都是最关键的。
信创发展有个“2+8+N”的说法,简单说就是先从党政机关开始换,再到银行、电力、医院这些跟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现在党政机关的数据库,八成已经换成我们自己的了,但像银行、证券这些地方,替换率还挺低,银行核心系统也就15%左右,证券保险更不到20%。
为啥替换起来这么难呢?尤其像银行这些金融行业,数据存了几十年,太金贵了,国家对这方面要求又严,一点错都不能出。你想啊,要把原来用的Oracle换成新的,得保证新的数据库能看懂原来的代码、支持原来的功能,连配套的工具都得兼容,还得性能稳定、不出岔子,这可不是件容易事。
不过有个叫崖山的数据库,还真把这事办成了。它搞了个替换方案,能做到架构、应用、运维都不用改,性能和可靠性跟原来的差不多,安全性还更好,成本也低了不少。
更厉害的是,它还攻克了个叫“共享集群”的技术,这技术以前一直被国外垄断,现在崖山的4节点集群,每分钟能处理520万笔交易,在国产的环境里,性能跟Oracle也差不多了。
崖山能做成,关键还是人厉害。带头的是樊文飞院士,在数据库领域特别牛。团队里有30多个清北的博士,还有50多个干了十年以上数据库开发的老手,总共300多人,不少还是国外名校毕业的。他们从第一行代码就自己写,吃透了底层技术,既能兼容老系统,又能应对现在大数据、AI的新需求,算是弯道超车了。
这方面也得跟上有了这样靠谱的国产数据库打底,上层的应用工具也得跟上,云表平台就是个好帮手。它最亮眼的地方,就是能无缝对接各类数据库——不管是Oracle、MySQL这些国外的,还是崖山、达梦、人大金仓这些国产的,都能顺畅衔接,数据互通一点不费劲。
这平台用起来也方便,不用写代码,拖拖拽拽就能搭出自己的管理系统。像企业常用的财务报销、库存管理、生产排程,甚至复杂的ERP、MES、WMS系统,都能快速搞定。而且它特别灵活,业务变了,系统改起来也快,不用等开发团队排期。
更重要的是,它跟国产软硬件环境适配得特别好,从底层芯片到操作系统再到数据库,都能稳稳运行,完全符合信创要求。企业用它搭建系统,既能享受到国产技术的安全可靠,又不用操心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问题,大大降低了信创替换的门槛。
小结说到底,信创不是某一个环节的事,得从底层数据库到上层应用工具形成合力。崖山这样的数据库打下坚实基础,云表平台这样的工具搭好应用桥梁,我们的自主可控之路才能走得更稳、更顺。
最后,感谢您的阅读,更多精彩,评论区见。
文|胖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