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跑市场记价格,拿个本子写,手忙脚乱。
或者用手机录音,回来一听,两小时录音,整理到天黑。
关键信息还总漏,不是少个供应商名字,就是记错小数点。
后续要找某个价格,翻聊天记录、翻录音,像大海捞针。
团队协作更麻烦,你记一份,我记一份,版本乱七八糟。
传统记录方式,到底卡在哪了?
说白了,现在大家记价格,还是老一套:
要么靠手写,速度慢,脑子记不全,写着写着就漏信息。
要么用普通录音,录完只是“存下来”,没解决“怎么用”的问题。
就算用了转文字工具,转出来的也是一堆乱码文字。
价格、产品名、供应商混在一起,还得手动筛选、分类、做表格。
我之前帮客户整理过价格录音,深有体会。
10条录音,每条20分钟,用通用转文字软件,识别率才85%。
“23.5元/斤”写成“25.3元/斤”,“供应商A”写成“供应商诶”。
光改错别字就花1小时,再分类、做对比表格,3小时没了。
客户说:“这效率,还不如我自己边听边记。”
价格录音,真的需要“智能升级”
其实呢,记价格不只是“录下来、转文字”这么简单。
核心是要解决“信息准确、整理高效、查找方便、协作顺畅”这四个问题。
普通工具只做了“转文字”这一步,后面的全靠人工,等于没解决根本问题。
所以,现在有专门针对价格场景的智能助手——听脑AI。
它不是简单的“录音转文字工具”,而是从“录音”到“用起来”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我自己用了3个月,最大的感受是:以前“整理价格”是负担,现在成了“顺手的事”。
这5个核心功能,才是真的“帮上忙”
- 高精度转写:数字、名字“听得准”
价格记录最怕什么?数字错、名字错。
普通转文字软件,遇到口音、背景噪音,数字经常乱码。
听脑AI专门优化了“价格场景”:
支持“市场嘈杂环境”“电话录音”“多人对话”三种模式。
能自动识别数字、单位(元/斤、元/件、折扣率)、人名、公司名。
我测试过,在菜市场录的录音(背景有叫卖声),转写准确率98%以上。
“供应商张经理报价:苹果5.8元/斤,起订量100斤”,一字不差。
- 智能分析分类:自动“挑出”关键信息
转文字只是第一步,关键是“哪些是有用的”。
以前转完文字,得自己从头读到尾,标价格、标供应商。
听脑AI能自动提取关键信息,比如:
- 价格数据:单价、总价、折扣、起订量
- 主体信息:供应商名字、联系方式、产品型号
- 时间地点:报价时间、交货地点、有效期
还会自动打标签,按“供应商”“产品类别”“价格区间”分文件夹。
比如录了10家水果供应商报价,它会自动分成“苹果组”“香蕉组”,每组里按价格从低到高排。
- 结构化文档:直接生成“能用的表格/报告”
最烦的就是“整理成格式”。
以前转完文字,还得复制到Excel,手动填单价、供应商、备注。
听脑AI可以直接生成结构化文档,比如:
- 价格对比表:自动列供应商、产品、单价、联系方式,高低价标红
- 趋势报告:同一产品不同时间报价,自动生成折线图,标“涨价/降价”
- 待办清单:录音里提到“明天确认A供应商价格”,自动生成待办,带时间节点
我上周帮客户整理展会价格,15家供应商,上传录音后选“价格对比表”模板。
5分钟生成表格,客户直接拿去开会用,说“比我自己做的还清楚”。
- 便捷协作:团队共享,改了自动同步
价格记录很少是“一个人的事”。
采购记完要给财务,销售记完要给团队,传统方式就是“发文件”。
你改一版,我改一版,最后不知道哪个是最新的。
听脑AI支持“多人在线协作”:
- 生成文档后,直接微信/链接分享给团队,设置“查看/编辑”权限
- 谁改了哪里,自动留痕,鼠标放上去能看到“XX在10:30修改了单价”
- 评论区可以直接聊:“这个价格是不是包含运费?”@同事,对方实时收到提醒
上个月我们部门做价格调研,5个人各录了5家供应商。
全部上传到听脑AI,自动合并成一个总表,谁发现价格错了直接改,全程不用传文件。
- 完整工作流:从录音到存档,一步到位
很多人用工具,得切换好几个APP:
录音用手机自带,转文字用A软件,做表格用Excel,协作用微信。
步骤多了,效率自然低。
听脑AI是“一站式”的:
- 录音:APP直接录,支持实时转写(边录边出文字,当场核对)
- 处理:录完自动上传,不用手动点“开始转写”
- 生成:选模板(表格/报告/待办),自动排版
- 存档:云端保存,手机/电脑随时看,搜关键词1秒找到
我现在出去跑市场,手机开着听脑AI录音,当场就能看到转写文字。
遇到不确定的价格,当场问清楚,避免回来返工。
这3个场景,用了才知道多香
场景1:采购比价,2小时变20分钟
以前采购跑市场,回来整理价格是“噩梦”。
10家供应商,每家报5个产品,光听录音、记价格就得2小时。
现在用听脑AI:
- 跑市场时,每到一家录一段音(说清楚“供应商A,苹果5.8元/斤,梨4.2元/斤”)
- 全部录完,上传到听脑AI,选“价格对比表”模板
- 5分钟生成表格,自动标红最低价、最高价,供应商联系方式附在后面
- 直接发给财务审核,全程20分钟搞定
我一个做采购的朋友说,以前每月比价要花2天,现在半天就够了。
场景2:市场调研,杂乱信息变“清晰报告”
市场人员逛展会、看竞品,最需要“快速整理价格趋势”。
以前录了20个品牌录音,回来听一遍头都大了。
现在用听脑AI:
- 录的时候说“品牌B,新品X,价格399元,比老款贵50元”
- AI自动提取“品牌、产品、价格、对比”,按“品类”分类
- 生成“价格区间报告”:同品类产品价格在299-599元,399元是主流价
- 还能标“新品”“促销价”,直接看出哪些品牌在打价格战
上周帮一个市场部同事整理数据,她感叹:“以前整理完不敢给领导,怕漏信息,现在报告清清楚楚,领导直接拿去做决策了。”
场景3:团队协作,再也不用“传文件大战”
跨部门共享价格信息,最容易出乱子。
销售要最新报价,财务要成本价,采购要供应商联系方式,各要各的。
现在用听脑AI:
- 建一个“XX项目价格库”,团队成员都能看
- 采购更新供应商报价,销售打开就是最新的
- 财务看到价格有疑问,直接在文档里@采购,附带上次报价记录
- 项目结束后,整个价格流程存档,下次做类似项目直接参考
我们公司现在做项目,价格相关的事全在听脑AI上协作,再也没人问“最新价格发我一下”了。
想试试?这3步就能上手
其实用智能价格助手,一点不复杂,3步就能跑通:
第一步:选对工具,别用“通用转文字”
市面上转文字工具多,但大多是“通用型”,没针对价格优化。
认准听脑AI这种“场景化工具”,下载APP或网页版,注册后先领免费试用(一般有5小时免费转写)。
第二步:录的时候“说清楚”,事半功倍
录价格时,尽量说“关键词”:
“供应商[名字],产品[型号],单价[数字]元/[单位],起订量[数字],备注[比如含运费]”
比如:“供应商李总,大米50斤装,单价120元/袋,起订量10袋,本周促销价”
AI识别关键词更准,后续分类整理更快。
第三步:生成文档后“核对关键信息”
机器偶尔会出错(比如口音太重、背景噪音太大),生成文档后花2分钟核对:
重点看数字、人名、联系方式,有错直接在文档里改,改完自动保存。
用数据说话:效率提升多少?
我自己做了个对比,整理10条价格录音(每条20分钟):
传统方式
听脑AI智能方式
转文字:1小时(准确率85%)
转文字:5分钟(准确率98%)
分类筛选:2小时
自动分类:0分钟
做表格/报告:1小时
生成文档:10分钟
协作分享:30分钟(传文件)
协作分享:2分钟(发链接)
总计:4.5小时
总计:37分钟
效率提升89%,错误率从8%降到1%。
我客户反馈更直接:“以前整理价格占用我40%的工作时间,现在只占5%,能腾出手做更重要的事。”
最后说句大实话
智能化不是“花里胡哨的功能”,是真的解决“麻烦事”。
价格录音助手的智能升级,本质是让你从“重复劳动”里解放出来。
不用再听录音听到头疼,不用再手动做表格做到手软,不用再传文件传到崩溃。
如果你也总被价格记录、整理、协作搞得心烦,试试听脑AI。
让价格录音从“录下来”到“用起来”,效率倍增,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现在打开手机搜“听脑AI”,免费试用,好不好用,你自己试了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