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飞月 摄影)
本报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
360正试图以智能体战略突破AI时代的发展瓶颈。近日,360宣布将旗下的生成式AI搜索产品纳米AI升级为“多智能体蜂群”,同时上线“智能体工厂”,让智能体从“单兵作战”进阶到“群体协同”。8月6日,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对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强调,大模型进化到智能体是必然的,智能体才是解决之道。
近两年,作为老牌科技公司,360铺设了一条“AI+安全”的转型之路,希望能以AI产品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好在纳米AI搜索在一众出色的大模型产品中依然表现亮眼,今年6月的访问量排在智能体榜第1位。然而,业内人士指出,智能体故事能否深度落地、AI业务能否创造新增长,仍取决于技术深度与生态建设的双重考验。
从“单兵作战”到“群体协同”
“过去大模型在企业应用中的两大痛点——推理能力不足和缺乏独立做事能力,前者在近一年已显著改善,但后者仍未解决。AI发展如果停留在大模型阶段,只能成为玩具,而非生产力工具。因此,大模型进化到智能体是必然的,后者才是解决之道。”8月6日,周鸿祎对本报记者表示。
正因为上述原因,周鸿祎力推智能体,近期360也围绕智能体进行了一系列战略升级:首先,宣布纳米AI升级为“多智能体蜂群”,据介绍,它实现了智能体从“单兵作战”到“群体协同”的物种级进化,成为AI生产力迈入“成果交付时代”的关键跃迁节点;此外,发布并上线了“智能体工厂”,企业无需编程基础,即可通过自然语言定制专属L3智能体,旨在让每个企业都打造自己的Manus,不仅如此,还能组合成L4级多智能体蜂群团队。
周鸿祎将智能体演进的路径分为四个阶段:L1是聊天助手,属于“玩具级”智能体;L2是低代码工作流智能体,必须由人类来设置流程;L3是推理型智能体,能实现AI自主规划完成任务,像是人类制造了一个在某个领域有专业特长的员工;L4是多智能体蜂群,多个专家智能体可像搭积木一样灵活“拉群组队”、多层嵌套、分工协作。
而纳米AI,在360看来,就是全球首个真正迈入L4级别的智能体系统。
今年以来,AI领域的比拼已经从大模型进阶到智能体,来自国内外的AI公司都将智能体的发布提上日程:今年1月,OpenAI推出其第一款智能体Operator,上周又推出了全新智能体产品ChatGPT Agent;3月,Monica.im团队推出AI Agent产品“Manus”并一夜爆红;4月,智谱推出全球首个集深度研究与实际操作能力于一体的Agent“沉思”;同样在4月,百度推出了一款以“AI任务完成引擎”为核心的通用超级智能体产品心响App;5月,腾讯宣布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全面升级为“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上个月,零一万物正式推出企业级Agent。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智能体是市场比较火的概念,现在股市常拿智能体讲故事,360紧跟热点推出“多智能体蜂群”也是个不错的故事,不管是给个人生成视频、报告,还是给企业做网络安全,用处都挺多。“但是,智能体概念受制于大模型技术,AI巨头们喊了好几年,迟迟落不了地。期待大模型有新的突破,智能体的故事才能讲下去。”
从网络安全到人工智能
一直以来,360的核心标签都是网络安全,然而,网络安全行业已经从竞争激烈的“红海”变成了“血海”,360的发展自然也会受到影响,近两年,该公司的业绩情况并不理想,目前依然没有从亏损的泥潭中走出。
不久前,360刚刚公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3.2亿元至-2.4亿元,预计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3.4亿元至-2.5亿元。360在公告中表示,业绩预亏的原因主要系公司为加强产品宣传、扩大市场影响,销售费用投入增加。
乐观一点地看,相较于去年同期,360今年上半年的亏损面其实有所收窄。2024年上半年,36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4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16亿元。360并未预告上半年的营收情况,据该公司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营收增长8.39%。
AI业务或许是那个促成360业绩向好变化的因素。从2023年到现在,360的对外输出主要围绕“AI+安全”两条主线,旗下各大业务都以与AI的结合作为卖点。
据360公布的2024年财报,在C端应用方面,该公司推出了“纳米AI搜索”“360AI办公”等AI原生互联网产品;在大模型技术迭代方面,该公司进一步提升了自研千亿参数的认知型通用大模型——“360智脑”的底层能力;在B/G端服务方面,该公司发布了企业级AI大模型解决方案。截至财报发布(2025年4月),360大模型行业解决方案已在近20个垂直领域完成了模型的训练与交付工作。
其中,纳米AI表现亮眼。在一众像DeepSeek、豆包、ChatGPT、Kimi这样的大模型产品中间,纳米AI却能占据一方天地,这恐怕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据AI产品榜全球总榜,纳米AI在6月的访问量排在全球第5位,国内总榜中排在第2位,仅次于DeepSeek,智能体榜中排在第1位,超过了Manus。
“理论上讲,360在人工智能赛道上的转型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工智能是个双刃剑,对社会效率来说有极大的提升作用,但同时也会产生很多糟粕,如果360能够在这方面延伸它在安全领域的特殊能力,转型效果会比较直观。”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对本报记者说。
至于AI产品如纳米AI搜索的变现能力如何,就要看360自己的运营能力了。“纳米AI的访问量排名不错,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但它能否焕发360的第二春,还是要看实践,一方面体现在技术的成熟度上,另一个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张毅指出,除此之外,生态方面的建设也很重要,因为这条赛道不是某一家企业能够完成的。
张孝荣则认为,360想真正翻身,就不能只一味跟热点做工具型应用,而应利用自身安全+流量双优势,做成AI时代的操作系统,这才是真正的范式级转型,不然很容易被巨头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