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又将迎来
重磅升级——
门急诊综合大楼(7号楼)新增的
22间高端智能手术室启用!
全市首个玻璃墙体手术间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尹震宇介绍,新手术室面积超5000平方米。至此,全院手术室总数达到45间,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这不仅解决了手术“容量”问题,更是一次“质量”的提升,可为危急重症患者提供更强保障,让普通患者更快手术。
记者提前探秘智能手术室
科技感扑面而来
▼
顶尖“硬核”配置:门急诊综合大楼(7号楼)共设有18间中心手术室与4间门诊手术室。其中,8间顶级“百级”洁净手术室代表着手术室洁净度最高水准,配备了数字化手术室、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室等,专攻高难度手术。未来,还将建设DSA、磁共振杂交手术室。
智能物流传送:手术抢救急需血液、药品,智能物流传送系统化身高效“快递员”,精准快速送达,告别“人力马拉松”,让抢救真正争分夺秒!
救治“一张网”:优化相关科室布局,重症医学科(ICU)增至三个病区,一、二病区迁入新楼,床位增多、设备升级;手术室与病理科、输血科、检验科实现了楼上楼下5分钟步行圈,危急时刻支援快如闪电。1号楼与7号楼手术室均位于5楼,建设了带净化系统的连廊,医护人员穿着手术服即可安全通行,人员和资源调配更高效。
同样位于7号楼的重症医学科(ICU)两个新病区即日也将启用。
有温度的细节:高强度手术后,医护可以在配备按摩椅、咖啡机和湖景吧台的“加油站”放松片刻。等候区也特别设计了温馨可爱的“萌宝天地”,缓解孩子们术前紧张情绪。
手术室为医护配备了智能更衣室
智能手术室的启用
只是厦大附属中山医院
今年“病人优先,健康为民”
系列动作中的一环
▼
车位“让位于民”
今年1月起,厦大附属中山医院秉持“病人优先”原则,将院内宝贵车位全部向患者开放。6月又新增智能机械停车位,总停车位近800个,让患者下雨淋不着、烈日晒不到。出租车落客区也优化了,下车就能直达门诊。
▼
周末节假日看病不再难
5月起,周末节假日门诊服务全面升级!30多个专科全天接诊,“热门专家”出诊增多,抽血、B超、增强CT、骨密度、胃肠镜等检查都能做,中西药房全开放。工作日没空?周末到厦大附属中山医院看病一样便捷高效。
▼
暑期手术“绿色通道”
今年暑假,针对学生教师群体手术需求,厦大附属中山医院特别增开“暑期周末手术”。在确保医疗安全前提下,让孩子们利用假期完成治疗并充分恢复。
从“让位于民”的贴心第一步
到“周末无休”的强力保障
再到“暑期手术”的精准响应
直至“智能手术室”的硬核启用——
厦大附属中山医院的每一步升级
都清晰指向同一个坐标: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当精湛医术与人文关怀交织
当“匠心”与“温度”并肩
每一次诊疗、每一台手术
便成为“patients first病人优先”的
生动实践
厦大附属中山医院的系列便民惠民举措,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扩容、诊疗时间的延长,更是服务理念的落地生根。
在此处,安心与希望正被精密构筑,为生命护航的承诺,在每一个细节里掷地有声。
记者:楚燕 通讯员:张舒姗 摄影:陈偲瑶 部分图片由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