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新内蒙古)
近日,自治区“揭榜挂帅”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内蒙古引黄灌区水资源时空调控与节约集约利用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取得阶段进展,永兰灌域灌溉用水智慧管控平台在河套灌区正式上线运行。
“平台以河套灌区国管渠道分干渠配水管理为应用场景,实现了地面监测数据及多源遥感数据全自动处理及融合计算,可为灌区农情水情实时感知和灌溉需水分布式预报等。”内蒙古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苏海涛介绍,该平台将为水管理人员提供极大便利,可足不出户实时查看灌域内各区域实时土壤墒情,依据推荐灌溉水量进行灌溉,实时优化各直口渠灌溉配水方案及灌溉调度计划,有效提升河套灌区科学分水配水水平,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2023年,自治区科技厅启动内蒙古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项目,内蒙古水利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等单位共同实施“内蒙古引黄灌区水资源时空调控与节约集约利用技术集成示范”项目,针对内蒙古引黄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偏低、刚性约束不强等问题,开展高精度耗水、用水研究,提出引黄灌区水资源时空精准配置和风险调控方案,研发农业水资源节约集约关键技术,探索灌区水价水权制度改革模式,集成水资源时空精准调控与节约集约利用技术,开发灌溉用水智慧管控系统并进行示范。
项目实施以来,项目团队根据河套灌区灌溉水转化特点,量身定制平台的模型方法,构建灌区数据底板、农情水情工情监测网络、多源遥感数据自动处理、四大应用功能模块的灌区用水智慧管控技术体系。通过实时现场监测灌区农情水情以及遥感监测数据,确定土壤墒情分布、计算灌溉需水量、优化灌溉水配置、形成灌溉科学调度方案。
下一步,项目团队将聚焦河套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快科研攻关,推动形成更高效、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模式,在更大范围开展示范应用,不断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三北”建设和节水行动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来源:自治区科技厅农牧业与社会发展科技处 巴彦淖尔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