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林、边境或强电磁干扰等极端环境下,依赖单一卫星导航的传统无人机系统难以维持有效导航能力,严重影响任务执行。
通过集成双天线定向系统、 MEMS 多源融合导航系统及地景匹配导航系统,结合凌云 U15 无人机的强大性能,为无人机提供无 GPS 环境下的全场景导航保障,尤其适用于对定位精度和可靠性要求极高的任务,如隐蔽作战、巡检侦察、极地科考等。
凌云U15无人机核心优势
臻构机身与 AI 技术赋能。体型小巧却性能强劲,具备 15kg 载重与 75 分钟超长续航能力 ;连接系留电源飞行,可实现 24 小时连续高空照明和应急通信;集成环扫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可实现全向智能避障,拥有全自主飞行抛投、仿地飞行及视觉精准降落功能,单目可见光可实时测量目标坐标与距离;搭载可见光及热成像算法模型,能识别人、车、烟火等多类目标,支持自组网中继通信与 5G 不限距离实时通信,可集群协同编队作业提升效率,且适配全球多区域使用需求。
多源融合导航系统
1. 天线定向导航系统:厘米级定位 + 航向抗磁干扰
内部集成三轴陀螺仪、三轴磁场计、 GNSS 接收模块、气压高度计等微型传感器。通过双天线 GNSS 接收模块实现厘米级定位与 0.1° 精度的高精度航向测量。三轴陀螺仪实时感知载体角运动并在卫星信号中断时维持航向连续。三轴磁场计提供磁航向信息,辅助航向校准。气压高度计用于补偿 GNSS 高程波动。系统在依赖外部校正源的 RTK 模式下能达到厘米级(0.8厘米 )精度;在独立工作的单点模式下,凭借其强大的多星多频接收能力,也能提供优于普通 GNSS 接收机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2. MEMS 多源融合导航系统:长时间缺失 GNSS 信号场景
内置高性能 MEMS 惯性测量单元 全系统全频高精度 GNSS 定位定向模组。在 GNSS 无效时,可持续输出惯性解算的位置、速度和航姿信息。多源信息融合算法,实现长时间无卫星定位条件下的高精度组合导航。
3. 地景匹配导航系统: GNSS 信号完全缺失场景
地景匹配导航系统通过红外波段动态拍摄地表图像,与机载预存卫星地图及数字高程模型实时匹配, AI 驱动的高性能解算引擎结合以太网,在 GNSS 拒止环境下实现完全不依赖卫星信号、不限时且不限航程的自主导航,导航精度优于 10 米。
多源融合系统性能对比
双天线定向的核心功能是提供抗磁干扰的高精度航向信息,使其特别适用于强电磁干扰战场渗透等极端环境。
惯性导航的核心功能在于信号中断期间维持导航能力,适用于森林应急救援等复杂场景。
而地景匹配技术则通过比对地形特征(依赖预存的卫星地图和数字高程模型)来辅助定位,在茂密森林、跨境区域、核生化污染区侦察等特殊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