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Common APP美本申请系统改头换面全新上线啦!今年版面效果和使用功能大升级,2026 Fall美本申请正式拉开序幕!
Common APP是美国大学最常用的申请系统之一,目前有超过1000所美国大学支持使用CA系统申请,申请TOP50以内的私立综合性大学,基本都需要用到它(UC系公立大学使用UC Application)。
今年恰逢CA成立的50周年,为了更好地服务申请者、提升使用便利度和体验感,CA官方对申请系统进行了从页面视觉效果到具体使用功能的全面升级!
下面一起看看2026 fall CA申请的变化吧!
🔈 美本早申进入倒计时!
目前美国TOP50综合性大学和TOP30文理学院,基本都已经公布了2026 fall EA/ED/RA的申请截止日期,ss老师已经帮大家整理好具体信息啦,文末直接领取哦!
Common APP 新 变 化My Common Application已上线!
01 更名:My Common Application
Common APP更名为My Common Application,且这一菜单栏移到了“My Colleges”前面与其并列,系统导航全面升级,方便申请者直接查看和管理申请。
大家在填写申请、查询院校信息的时候,就不用来回切换界面了,表单状态直接可视化!
02 My Colleges版块升级
在My Colleges部分搜索目标院校,选中“Add”后可直接在左侧菜单栏看到你添加的所有大学,补充材料、申请费用、早申/常规申请截止时间一目了然,而且还有各校的官方链接“直通车”,方便大家跟进学校的最新信息。
ss老师友情提醒:
邀请推荐人(本校老师或辅导员)的步骤也需要在“My Colleges”页面操作,不过其他推荐人(如校外导师、实习指导老师)仍可以通过Common App邀请。
03 主文书 & 附加信息
Additional Information部分的字数直接砍半了,本科申请从650词减少到300词,转学申请从3500词减少到1500词,对申请人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要求很高!
另外,原本聚焦于口罩问题影响的Community disruption,现在改为11种困难情况组成的Challenge and circumstances,更利于招生官了解学生的背景和独特经历:
获得安全、安静的学习空间获得可靠的技术和互联网社区混乱(暴力、抗疫、教师罢工等)歧视家庭破裂(离婚、监禁、失业、健康、失去家庭成员等)家庭或其他义务(照顾、经济支持等)住房不稳定、流离失所或无家可归军事部署或激活自然灾害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战争、终须灭绝或其他苦难**本科申请≤250词,转学申请≤1250词万幸的是,7个主文书是没有变化的,依旧是那熟悉的7道题。美本申请文书不仅要真诚地袒露心声,还需巧妙地彰显个人能力与独到见解,向招生官传达你的核心价值与未来潜能,还是很难写出彩的!
04 活动列表新增问题
活动列表中,在“Activities”后面新增了“Responsibilities and Circumstances”问题,旨在更完整地展现学生在家庭或其他情境中承担的责任。
05 移民身份选项更新
地理与国籍部分,原来的“U.S. permanent resident”(美国永久居民)现在调整为“Green Card Holder”(绿卡持有人)。
另外新增“U.S. resident”选项,美国难民、庇护申请者、DACA、TPS、其他身份待定的学生等多类身份都被覆盖在其中了。
06 ACT考试可选不同类型
从2025年4月起,ACT的科学部分是可选的,所以CA也更新了成绩填报选项,现在可选包含科学和写作的ACT、 包含科学的ACT、包含写作的ACT、不含科学和写作的ACT这四种。
从2025 fall开始,TOP50院校中超半数都恢复了标化考试政策,虽然大部分学校都实行Test-Optional 标化可选政策,不强制要求学生提交SAT或ACT考试成绩,但标化依旧是校方综合评估的重要指标!
2026 Fall 美 本 早 申TOP50综合大学 | TOP30文理学院
美本早申的竞争非常激烈,但申请人数一直在持续上升。毕竟名校可以通过早申提前锁定优质生源,申请者也可以借此提高录取概率,本质上还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根据CA发布的2024-25美本最新申请数据,上个申请季有883,078人提交了早申,较去年上涨了7%,可见大家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还是很高的!
话不多说,我们直接看美本早申最新信息汇总↓↓↓
TOP50综合性大学早申信息汇总
各个学校对标化成绩的要求不一样,有的是必须提交,有的则是可选,还有的可以用AP、IB成绩来替代,需要根据你的选校list查看目标院校的标化成绩要求:
Test-Optional 标化可选政策:学校不强制要求学生提交SAT或ACT考试成绩,但会将主动提交的成绩纳入综合考量;
Test-Require 强制标化政策:SAT或ACT成绩将作为申请的必备材料提交;
Test-Blind 无需提交标化成绩:不需要提交标化,即使提交了也不会纳入综合评估指标;
Test-Flexible 灵活标化政策:申请者需要尽量提交SAT或ACT成绩,实在无法参与考试的,才可以用AP/IB考试成绩来替代。
TOP30文理学院早申信息汇总
EA/ED的区别?
EA早期行动(Early Action)
EA一般10-11月开放,次年1-2月公布结果,5月1日前正式答复。
EA的同学允许同时申请多所非排他性EA(Non-restrictive Early Action)的学校,被录取后可以选择拒绝并参加RD,是一种不具约束力(non-Binding)的提前录取。
ED早期决定(Early Decision)
ED意味着被录取就必须承诺就读,并及时撤回正在申请的其他EA/RD,遵守绝对唯一和捆绑承诺原则。
部分学校会把ED申请分为ED1和ED2两个阶段,ED1阶段如果被拒绝,还可以在ED2阶段申请另一所大学。
**不过美本TOP30的大多数学校只提供ED1申请,目前只有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芝加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范德堡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埃默里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和莱斯大学这八所学校提供ED2的申请。
2026 Fall 美本申请时间轴2025年6~8月(文书和申请准备)
撰写文书初稿:文书可是申请的关键,要用心去写,把自己的故事、特点、优势等都展现出来,最好在 7 月底前完成初稿,这样后面还有时间修改完善。
补充文书准备:有些学校会有额外的补充文书要求,像 “Why this school” 之类的,要提前了解清楚,针对不同学校的特点进行撰写。
参加暑期活动:利用暑假时间,继续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背景和经历。
2025年 9~10月(正式提交申请)
定稿文书和补充材料:对自己的文书以及学校的补充文书等进行最后的修改和润色,确保内容完美无瑕。
提交 EA/ED 申请:要是有特别心仪的学校,考虑申请早申(EA/ED),一般 10 月就要提交申请,11 月 1 日是大部分早申学校的截止日期。
最后一次标化考试:如果之前考的标化成绩不太理想,10 月还可以再考一次,这是最后的机会了,考完后尽快把成绩提交给学校。
2025年11~12月(早申&RD)
关注早申结果:12 月中旬左右,EA/ED 的早申结果就会陆续公布,要是被录取了那当然是皆大欢喜;如果没有被录取,也别气馁,赶紧调整心态,把精力放在常规申请(RD)上。
完成 RD 申请文书:最晚在 12 月底前,要把常规申请的文书都完成,因为 1 月 1 日 - 15 日,大多数学校的 RD 申请就要截止了。
2026年1~2月(RD截止&补充材料)
检查材料提交情况:仔细检查所有申请材料是否已经完整提交,通过申请系统或者邮件跟学校确认一下,避免出现遗漏。
提交补充材料:如果有新的奖项、科研成果等,及时把相关材料提交给学校,这可能会给你的申请加分。
2026年3~4 月(放榜&选校决策)
对比录取结果:3 月初到 4 月初,各大学的录取结果就会陆续公布,收到 offer 后,要仔细对比各个学校的专业、奖学金、地理位置等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
参加 “校访日”:很多学校会举办 “校访日” 活动,参加这个活动可以让你更深入地了解学校,帮助你做出最终的决定。
美本各院校对待早申的态度还是很积极的:南加州大学在2023年新增了EA,今年还要在商学院试行ED;芝加哥大学去年新增ED0、莱斯大学新增ED2、佛罗里达大学新增EA,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今年也新增EA/ED1/ED2。
然而,中国学生在2025 Fall有13,115人提交早申,对比去年增长9%,整体竞争非常激烈,希望大家稳住GPA、继续在学术、标考和竞赛活动上提高自己,争取在早申阶段就拿到满意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