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投资:看热闹的是流量,出钱的是VC,赔钱的是谁?(十大投资『机器人』️的理由)

『机器人』️投资:看热闹的是流量,出钱的是VC,赔钱的是谁?(十大投资『机器人』️的理由)

作者 | 李冰之 编辑 | 吾人 来源 | 融中财经

图片|公众号AI生成

如果说2023年是『机器人』️港股IPO的开端,那么2025年就是高潮。

2023年12月29日,港交所敲响了一面“史无前例”的钟——不是人敲的,是『机器人』️敲的。

它是优必选制造的Walker S,身高1.7米,与优必选创始人周剑一同敲钟。这场仪式是全球首例由人形『机器人』️参与上市敲钟的事件,科技感拉满、镜头感十足,资本市场一片轰动。

2023年的这幕成了具身智能资本童话的开篇,但两年后的2025年,媒体最常问的不是能不能造『机器人』️,而是它卖给谁、能否持续运转。

当掌声褪去、股价剧烈震荡、机构争相减持,大家才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总说『机器人』️的终极形态是像人一样,可当这样的『机器人』️真的出现后,它究竟能做什么?

2025年

港股IPO市场迎来“『机器人』️季”

2025年上半年,港股掀起前所未有的“『机器人』️热”。截至7月,今年共计3家『机器人』️相关企业上市(极智家、博雷顿、三花智控),11家『机器人』️相关企业递表(斯坦德『机器人』️、仙工智能、埃斯顿、卧安『机器人』️、云迹科技、乐动『机器人』️、驭势科技、凯乐士、翼菲科技、兆威机电、石头科技)。

其中,仓储『机器人』️龙头极智嘉(Geek+)于7月9日成功上市,募资超过27亿港元,上市时市值超220亿港元,但2022-2024年净亏损超35亿元;

镁伽科技(Mech‑Mind)提交上市申请,主营工业与医疗自动化硬件与AI平台,2022-2024年累计亏损22.81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约40%。

云迹科技主打酒店与商业配送『机器人』️,2024年收入约2.45亿人民币,毛利率43%的同时,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8亿,还有18亿对赌压力。

斯坦德『机器人』️与凯乐士科技等也相继递表,定位为AGV和AMR平台供应商,前者2022-2024年累计净亏损2.73亿元,后者每年亏损额约1.7亿元。

从数据来看,除个别已在A股盈利的公司通过“回港上市”再融资(如广和通、兆威机电),其余大多数『机器人』️企业都处于长期亏损状态。港交所18C章节下,“带病上市”的科创企业不在少数。换言之,这场上市热潮更像是一场未盈利企业的资本竞赛:谁能抢先讲出一个好故事、募到钱,谁就能在残酷的行业洗牌中多续几分生机。

2023年港交所推出18C上市新规,允许尚未盈利的“特专科技企业”上市,叠加2025年启动的“科企专线”,支持科创公司以保密形式递交申请,进一步加快审批节奏,为『机器人』️企业打开了一条低门槛的绿色通道。不少尚未盈利但急需融资“输血”的『机器人』️公司选择扎堆赴港讲故事。

资本的热情不仅体现在申请数量上,也反映在二级市场表现上。得益于人工智能热潮和政策红利,加之“人形『机器人』️”概念的火爆,已上市的『机器人』️概念股股价节节攀升。2025年以来,“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股价上涨了约60%,而2024年底在港上市的越疆科技(主营『机器人』️手臂和教育『机器人』️)今年股价飙升超170%。香港市场对『机器人』️等新兴科技企业接受度较高,愿意给予估值溢价,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

不只是港股热,A股和一级市场的手也没停。它石智航在2025年3月融到了最大天使轮1.2亿美元💵,宇树科技在7月18日宣布开启A股IPO上市辅导,7月21日京东更是一口气投了三家『机器人』️初创企业:千寻智能、逐际动力和众擎『机器人』️,布局方向涵盖仓储、物流与人形赛道,几乎覆盖了当前『机器人』️产业的全部叙事热点,四川天链『机器人』️也在7月30日宣布赴A股IPO。

我们看到,尽管很多『机器人』️公司亏损严重、现金流紧张,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成为港股的新宠,估值高得惊人——资本对这个行业的信心,是“看未来”,而不是“看报表”。

资本布局与赛道画像——

谁在下注?谁最赚钱?

这些递表企业共吸引了一批老牌机构与新兴产业资本参与。

众多大型资金入局极智嘉IPO,如火山石投资、高榕创投、华平投资、CPE源峰、Granite Asia、蚂蚁集团,主要为国有主权基金和其他主权基金;

镁伽科技背后有创新工场、AIC、愉悦资本等作为股东,既有国有资本也有市场化机构;

云迹科技曾获得腾讯、阿里、携程、科大讯飞、联想等多家国字号与『互联网』企业投资。

『互联网』巨头争相入局。腾讯押注生态,发布具身智能开放平台,投资智元『机器人』️;美团龙珠资本已投近30家『机器人』️企业,成宇树科技第二大股东;京东一口气下注逐际动力等三家『机器人』️企业,将其纳入供应链技术战略;阿里则低调布局算法与感知系统。巨头们一边做“卖水人”(『芯片』、AI平台),一边开抢场景与硬件,挤压着中小公司的生存空间。

可以看出,资本不断“跑马圈地”,其核心逻辑是:『机器人』️+AI+工业制造=资本蓝海。特别是巨头平台资本,其投资逻辑不止看未来估值,也在为自身的生态体系储备能力底盘。

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两大主要『机器人』️赛道的差异化现状:

第一类『机器人』️企业盈利路径清晰,且市场需求稳定。

扫地『机器人』️(如石头科技、科沃斯、小米、追觅):2024年石头净利润约19.8亿元,已实现规模盈利,构建生态闭环。追觅在2024年营收约200亿元,净利润约30亿元,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在国内市场5000元以上扫地机市占率约30%,海外高端产品占比超50%。

协作『机器人』️(Cobot):越疆科技营收3.74亿元,节卡、遨博也在积极部署机械臂。技术成熟、ROI可量化,B端客户反复购买。

第二类则是仍靠融资续命的“拟人+平台”赛道。

极智嘉、镁伽、云迹等:它们收入虽提升,但盈利模式依赖持续融资以维持研发与市场拓展。其自身构建云服务、系统集成、『机器人』️解决方案生态仍需重金支持。

人形『机器人』️公司(优必选、逐际动力、众擎)仍处于研发或试产阶段,商业化路径仍不清晰,其“『明星』️”产品锻造全球跟风点,但客单量极低,市场反馈微弱。

简言之,通用能力讲得越多,场景匹配和订单越少;落地需求越明确,单台价格越容易回本。

越像人,越困局——

“拟人”是一种倒退?

宇树春晚曝光以后,将『机器人』️演技拉满,但是它是所有人形里做得最好的,每年卖几万台。

国内新一代“类人形”公司如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具备结构灵活、人形外观,但仍未量产,投资人正在“烧钱赌未来”。

优必选的Walker S,一度是国内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象征。

它可以行走、开门、搬运、跳舞,自己下楼梯,甚至上了多次央视春晚的舞台。2023年,它代表港股上市企业“亲自敲锣”。

它几乎什么都能做,除了真正卖得出去。

优必选的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2021-2023年合计只卖出了10台,累计收入5980万元,而优必选2024年交付的人形『机器人』️也只有10台,收入约3500万元。

你可能会问:那卖它宣布卖出的几十万台『机器人』️是什么?主要是面向教育、展示或定制场景的小型产品,单价低、毛利薄,虽然有一定规模但根本无法支撑巨额研发开支。

Walker的问题,几乎是所有人形『机器人』️公司都会遇到的问题:我们可以让『机器人』️越来越像人,但我们找不到让它“像人”有用的地方。

真正有需求的地方——比如护理、巡逻、安保、物流,反而对“像人”没有兴趣。扫地『机器人』️不需要双腿,机械臂不需要情绪,仓储搬运也不关心你能不能跳舞,博物馆配备那么多随走随听讲解器也比买一台人形『机器人』️讲解员便宜。

越像人,越贵;越贵,越没用。

于是,这些『机器人』️成为了媒体展馆的“表演嘉宾”,成了融资PPT上的流量『明星』️,却始终没有真正走入生产线、医院、社区。

优必选上市时市值一度高达1400亿港元,而上市后4个月,其大股东腾讯减持10.34亿港元套现,民银资本更是直接清仓。为了维持运营,优必选IPO一年内不得不连续配售新股再融资。

优必选近几年未能盈利,2024年净亏损11.24亿元。近年营收虽然保持一定的增长,(2025年7.4亿元增至2023年的10.56亿元),但受制于高昂的研发和市场开拓成本,净亏损额一度不降反增。2020-2023年,优必选的亏损分别为7.07亿、9.18亿、9.87亿、12.66亿元,逐年递增。

你可以说Walker是一台伟大的技术产品,但你也必须承认,它目前更像是一台被高估的工业艺术品。

拟人设计是抓眼球的方法,但不是卖产品的逻辑。现实场景中,谁在意『机器人』️能不能握手?人们更关心它能不能把奶茶送到客房,能不能帮老人起床,能不能精准完成医学手术——这些东西不是“漂亮的外形”,而是稳定的功能。

相比之下,协作臂、送餐『机器人』️、智能输送系统更务实。它们已经逐步进入工厂、医院、餐厅、物业,而不是展览馆或媒体活动现场。

因此,在“具身智能”背景下,人形『机器人』️成为了一个话题导流器,而非主流价值的载体。资本会议室中热烈讨论其视觉效果,但工厂车间依旧根据以往低成本、高稳定的路径采购适配类型的『机器人』️。

“人形梦”中美分岔:

一边在炒概念,一边在搞收购

中国在“相信未来”,美国在“搞收购”,这在『机器人』️行业尤为明显。

中国这波『机器人』️IPO潮,本质是政策+资本催生的“讲故事盛宴”: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扶持政策,港股为亏损企业开闸,融资通道畅通,市场热衷炒作“通用智能终极形态”,企业竞相讲述AGI、具身智能等概念。

美国资本市场则更重已有的商业模型:波士顿动力被现代收购、Kiva被亚马逊整合、优傲协作『机器人』️归入泰瑞达(Teradyne)旗下,Figure AI等『明星』️公司融资多来自微软、亚马逊等巨头战略投资——他们更依赖产业协同而非资本市场的“自由搏击”。

中美的『机器人』️产业生态各有侧重:中国强在硬件制造与完整供应链,但控制器、精密减速器等高端核心部件仍部分依赖进口,国产化正在推进;美国领先于AI算法与软件生态,靠“巨头+风投”筑技术壁垒,却在『机器人』️本体制造及零部件上对外依存度高。

巨头布局上,特斯拉2025年启动Optimus研发,复用电动车供应链与Autopilot视觉AI,靠汽车利润反哺;小米2022年推出人形及四足『机器人』️,从消费电子延伸至该领域,计划接入智能家居生态,已投入上亿元攻关核心技术。

巨头入场加速行业分化:技术扎实、场景明确的企业有望存活,靠概念融资的中小公司可能被淘汰——毕竟,“用卖车的钱补贴”与“烧VC的钱”,耐力截然不同。而中国资本市场的“造梦”与美国的“买现成”,仍将持续分野。

泡沫之后,才是方向

对于递表企业来说,真正的压力在上市之后。『机器人』️公司都在资本市场谈愿景,但在进入招股书解读与财报分析之后,机构和市场更关心的是利润率、应收账款、客户续约率和产品稳定度。若上市后数季不见盈利或未触及盈亏平衡点,股价会迅速被资金出逃拉低。

优必选、逐际动力等研发人形『机器人』️的公司,若仍无法形成批量交付,则无论融资了多少轮,都只能是拖着时间换取下一个融资窗口。

整体来看,消费级『机器人』️告诉我们:先赚钱,再谈平台。其中,石头科技、科沃斯等扫地机企业有稳定消费群体、明确商业链条与生态体系。

通用协作、配送、医疗型『机器人』️告诉我们:只要订单可以追溯、场景能够闭环,融资与盈利可以互为支撑。越疆科技、云迹科技等企业体现了具身智能在标准场景中的落地潜力。

类人形『机器人』️研究加载器则告诉我们:这个领域仍需耐心,要更清醒地看待当前状态与量产的距离。若未来我们真的突破通用智能(AGI),人形『机器人』️将成为主力终端。

我们无法全盘否定人形『机器人』️的价值。

类人『机器人』️依然是人类对“通用自动化”的最高想象。它们未来可能出现在养老护理、警务巡逻、危险作业等场景中。它们可能是AGI时代的“身体终端”,也可能成为替代劳动力人口老龄化的关键。

但最重要的还是节奏。

现在不少人形『机器人』️公司,拿着20年才能盖完的大楼图纸,却想用2年完工封顶,把蓝图当成现房卖。钱在烧,楼没起——它们最大的对手从来不是技术,而是时间。

现在的情况是:“越像人,越没用。越不像人,越能用。”

未来如果Walker们能活下来,他们会感谢今天做扫地机的兄弟们——正是他们用最土的办法、最小的场景,一点点把『机器人』️从表演台上拉下来,送进了家庭,工厂,医院。

科技的尽头,从来不是表演,而是融入日常。

结语

2025年也许是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资本爆发”的元年,但它未必是“应用爆发”的那年。

如果人形『机器人』️真的如预期那样伟大,它不该只在发布会和电视节目里亮相,而应该实实在在地走进车间的油污中、工地的尘土里、抢险的志愿者身旁——去扛那些人们不愿碰的脏活,顶那些人们扛不住的累活,接那些人们“难下手”的险活。

我们愿意给技术成长的时间,但别让这份等待,最终只换来一个被反复包装、却从未落地的故事。

都说未来已来,但未来永远在路上。

特别声明:[『机器人』️投资:看热闹的是流量,出钱的是VC,赔钱的是谁?(十大投资『机器人』️的理由)]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广州增城两大产业园揭牌 打造技能人才成长新高地(增城又名)

9月26日,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增城)技能人才产业园和广州市增城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揭牌。省、市人社部门领导,增城区委、区政府领导,区直有关单位、区属国企、广州科教城院校、行业协会及重点企业代表等约70人出席了活动

广州增城两大产业园揭牌 打造技能人才成长新高地(增城又名)

3个月生成18个 今年台风为何扎堆 副高偏强与海温升高共促(三个月加起来是多少天)

9月25日,中国天气网消息显示,截至9月24日,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个台风生成,其中7月至9月有18个台风生成,8个登陆我国。无论是台风生成数量还是登陆数量,均较常年同期偏多

3个月生成18个 今年台风为何扎堆 副高偏强与海温升高共促(三个月加起来是多少天)

超300万用户力荐!2025外企面试好用榜8大AI英语口语app揭秘(300万玩家)

-专业性强:企业疯抢的真相在于它能让员工「用英语赚钱」,拥有行业垂直场景库,覆盖400+主流行业的专业词汇和表达;全球商务模拟器能模拟高压商务场景;职业晋升语言包根据职业阶段提供针对性提升方案。- 性价…

超300万用户力荐!2025外企面试好用榜8大AI英语口语app揭秘(300万玩家)

网友炸了!!『刘诗诗』与潘展乐亲密合影,被指心机表演!?(炸了网络用语什么意思)

有人说她在“蹭曝光”,也有网友认为这不过是一场误会。有的认为,『刘诗诗』借助潘展乐的知名度为自己吸粉无可厚非;而另一些则觉得,她可能真的只是在参与活动时碰巧拍照而已。试图通过这样的合影吸引注意力,或许也是她的一种…

网友炸了!!『刘诗诗』与潘展乐亲密合影,被指心机表演!?(炸了网络用语什么意思)

34岁北影校花举办婚礼,『谭松韵』接到捧花,『黄晓明』上台送真挚祝福(34岁北影校花举办婚礼)

戚九洲对董晴的疼爱与守护,总是那么细腻而深沉,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生活中,他总是默默地站在她的身后,给予她最坚定的支持。 让我们以最真挚的祝福,期待董晴和戚九洲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是在演艺事业上,还是在婚姻生…

34岁北影校花举办婚礼,『谭松韵』接到捧花,『黄晓明』上台送真挚祝福(34岁北影校花举办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