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26年4月9~11日
地 点:深圳会展中心
报到布展:2026年4月7日-8日(8:30--17:30)
开幕式:2026年4月9日(9:00—9:30)
展 览:2026年4月9日-11日(8:30--17:00)
撤 展:2026年4月11日下午(8:30--15:00)
智慧医疗行业正经历从“信息化辅助”到“智能化主导”的范式转变。在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病负担加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三重压力下,智慧医疗成为破解医疗供需矛盾的核心抓手。中国智慧医疗市场规模正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50%的速度扩张,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医疗科技市场之一。技术迭代与政策红利形成双重驱动,例如5G网络覆盖率突破90%、AI辅助诊断系统在三甲医院普及率超80%、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达97%等突破,正在重塑医疗服务的底层逻辑。中国智慧医疗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快速扩张。例如,某企业在东南亚推出泰语版AI辅助诊断系统,在非洲建立远程医疗中心,通过本地化运营提升竞争力。未来,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技术输出、联合研发等方式,中国智慧医疗企业将加速全球化进程。
AI、5G、物联网等技术的成熟,推动智慧医疗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化应用”。在AI领域,大模型技术突破使医疗AI从单一任务向多模态、跨领域进化,例如某医疗大模型,可同时处理医学影像、电子病历、基因数据,辅助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在5G领域,低时延、高带宽特性使远程手术成为现实,医院通过5G网络实现跨省远程机器人辅助手术,手术成功率与现场操作持平;在物联网领域,医疗设备互联互通形成数据闭环,例如智能病房通过部署生命体征监测仪、输液监控系统、环境传感器,实现患者状态实时感知与异常预警。居民健康意识提升与老龄化加剧,推动医疗服务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型。在慢病管理领域,AI健康管理平台通过持续监测、风险预警、干预方案推送,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在老年康养领域,智能适老化设备与社区服务结合,有效提升居家养老安全性。
2025年,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美元,中国以3000亿元人民币的体量占据全球产业链核心地位。这一产业已从早期“运动手环+智能手表”的单一形态,演变为覆盖医疗健康、工业安全、消费电子的“数字器官”生态。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25%-30%,2025年出货量预计突破7100万台,其中智能手表、手环贡献超80%份额。一线城市侧重时尚穿戴,下沉市场聚焦基础健康监测;东南亚、中东市场成为出海核心,2025年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在东南亚市场占有率超30%。在政策护航与科技赋能下,具备核心技术、生态协同能力与数据安全体系的企业,将主导未来十年的产业格局重构。分析认为,行业规模将在2030年前突破1500亿美元,其中医疗级设备占比提升至35%,工业级设备占比达10%,AI渗透率达80%。
智慧医疗行业正站在技术革命与需求升级的交汇点上。技术突破推动行业向智能化、个性化、全球化方向演进,政策红利与新兴需求释放创造新的市场空间,而全球化布局则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舞台。未来,行业将朝着技术融合深化、生态构建壁垒、全球化布局加速的方向发展,成为推动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次展会是按照“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原则举办的行业国际品牌盛会。既有政府支持,又有行业权威的参与,以其“主题明确、特色突出、注重实效、不断创新”的一贯风格,在行业中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与日俱升。业内人士已将其视为“了解行业信息、把握市场动态、展示企业品牌、拓展贸易渠道、寻求合作机会”的最佳平台。展会的良好效果赢得了众多展商和观众的好评与青睐。有力推动中国智慧医疗及可穿戴设备相关产品全面进入全球采购体系,与世界各国智慧医疗及可穿戴设备产业协调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