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牡丹区慈航针纺公司生产车间,700余台智能织袜机正上演着“智造”大戏:每台设备顶端的显示屏实时跳动着转速、断线次数、花型参数等20余项数据,一旦检测到纱线张力异常,会自动停机并向维修人员手机推送定位信息,整个过程不超过10秒。
“过去调一个菱形花型,老师傅得拆开机头拧20多个螺丝,现在触控屏输个编号,设备30秒内自动换好针位。”总经理连红国说,这套智能系统内置5000余种花型数据,工人只需扫码调取,设备就能自主完成织造、缝头、翻袜三道工序,次品率从3%降低到0.5%。
牡丹区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聚焦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着力推动数字技术和产业“智造”深度融合,扎实推进企业“智改数转”,实现提效、提速和提质发展。
在黄堽镇,洪学达线业以“工业智造”驱动传统产业升级,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样本。2024年以来,公司投入1000万元进行技改升级,引进全自动智能绕线机、染色机等辅助设备,实现从原料投入到成品包装的全流程智能管控,单台设备减少4名工人,产能则提升20倍。公司还与专业院校合作建成新材料实验室,组建由行业专家领衔的研发团队,可按需定制防火、防水、防辐射等功能性产品,目前获批3项Ⅱ类知识产权,通过多项国际认证。
同时,牡丹区加快推进绿色制造示范、推动工业能效提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等工作。大黄集镇的鼎成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加快智能化改造,实现了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更换了离地式生物质颗粒清洁智能生产线和智能打包存储物流线,实现高燃值零硫环保生物质颗粒的产业化生产。“过去麦秸论斤卖,如今经过加工身价翻了5番。”工作人员说,麦秆经过加工成为生物质燃料,灰分降到3%以下,热值提高20%,产品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