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科瑞 王晶淼 Acrel-wjm
在玻璃制造加工中,每块成品玻璃的诞生离不开工艺与设备的协同支撑。环境温湿度这一看似细微的变量,如同 “隐形的指挥家”,深刻影响生产全流程。温湿度控制器作为环境调控核心,与玻璃设备紧密联动 —— 从熔炉环境稳定、加工设备运行保障到成品存储品质守护,二者协同不仅关乎设备寿命与生产效率,更是决定玻璃良率与品质的关键。探寻二者内在联系,对玻璃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
一、核心协同场景
1、工艺环境控制:
熔制: 控制器稳定熔炉周边环境,防止温湿度异常(如湿度过高导致冷凝)影响玻璃液温度均匀性和成型质量(减少气泡、裂纹)。
退火: 控制器准确调控退火炉内/周边温湿度,确保温度梯度与降温速率稳定,避免玻璃因应力不均破裂。
2、设备运行保护:
加工设备(切割、磨边): 控制器维持车间温湿度(如20-28°C,40-60%RH),防止设备电气故障(短路)和机械锈蚀(轴承),延长寿命。
镀膜设备: 控制器严格控湿(如<30%RH)并稳温,防止水汽影响膜层附着力(脱落),保障镀膜精度与质量。
3、成品存储与运输:
仓储: 控制器联动通风/加热设备,维持适宜温湿度(如≤30°C, ≤50%RH),防止玻璃发霉(尤其Low-E、镀膜玻璃)或热胀冷缩开裂。
运输: 集成于集装箱的控制器监测并调节温湿度,防止结露或热应力损伤。
二、技术原理简述
1.温湿度控制器的功能逻辑
2.协同控制流程示例
三、WHD系列温湿度控制器
温湿度控制器产品主要用于中高压开关柜、端子箱、环网柜、箱变等设备内部温度和湿度调节控制。可有效防止因低温、高温造成的设备故障以及受潮或结露引起的爬电、闪络事故的发生。
3.2工作原理
温湿度控制器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加热器(或风扇等)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传感器检测箱内温湿度信息,并传递到控制器由控制器分析处理:当箱内的温度、湿度达到或超过预先设定的值时,控制器中的继电器触点闭合,加热器(或风扇)接通电源开始工作,对箱内进行加热或鼓风等:一段时间后,箱内温度或湿度远离设定值,控制器中的继电器触点断开,加热或鼓风停止。除基本功能外不同型号还带有断线报警输出、变送输出、通信、强制加热鼓风等辅助功能。
四、应用场景:
1.光伏玻璃生产线
场景:光伏玻璃压延成型后进入退火窑,窑内温湿度需严格控制(如温度从600℃逐步降至50℃,湿度<30%RH)。
关联:温湿度控制器实时监测退火窑各段温湿度,联动窑体加热系统和抽湿风机,确保玻璃退火过程中温度梯度均匀、无水汽凝结,避免玻璃因应力集中破裂,提升光伏玻璃的透光率和机械强度。
2.电子玻璃加工车间
场景:电子玻璃(如盖板玻璃、显示基板)加工需在洁净车间进行,对温湿度要求很高(温度23±1℃,湿度45±5%RH)。
关联:温湿度控制器通过中央空调节能系统,准确控制车间温湿度,同时与玻璃磨边机、清洗机的冷却系统联动(如设备运行发热时自动加强制冷),防止设备过热导致加工精度下降(如玻璃切割尺寸偏差>0.1mm),并避免潮湿环境下玻璃表面静电吸附灰尘,影响后续镀膜工艺。
五、协同价值与意义:
提升良率: 减少气泡、裂纹等缺陷(良率可提升5%-10%)。
保障设备寿命: 防止电气老化、机械磨损(维护周期延长20%-30%)。
节能降耗: 动态调节能耗(可降低车间能耗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