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伊朗的合作尚未完全展开,却突遭重创:特朗普再度出手。
不久前,伊朗宣布了其意图,即寻求用中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来替换美国GPS全球定位系统。这一消息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与热议。
老实说,如果伊朗真的打算与美国和以色列进行对抗,那么早该开始逐步摆脱对GPS的依赖。为什么这么说呢?尽管GPS系统全球范围内提供服务,其本质上还是一个由美国主导的系统。也就是说,只要美国愿意,你就能使用其定位服务;一旦美国决定不再提供,你即便支付再多,也必然会失去信号。历史上中国的“银河号”事件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而最让人惧怕的并非简单的服务关闭,而是美国可能会使用虚假GPS信号进行欺骗与干扰,导致飞机失事等严重后果。我并不是夸大其辞,毕竟美国历史上并不缺乏强硬与不择手段的行为,倘若在战时依赖GPS与美国对抗,指挥部很可能随时面临空袭的风险。
因此,伊朗在GPS全球定位系统上遭遇的损失,实际上促使其转向中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算得上是一种亡羊补牢之举。然而不论伊朗之前如何决策或意图,我们都不必深究,毕竟这笔生意是主动送上门来的,拒绝固然可惜。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伊朗引入中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绝不仅是为了摆脱美国控制、规避西方监控以及增强自身国防安全,更是向外界展示其愿意加强与中国合作的信号。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中国在促成沙特与伊朗的和解方面做出了努力,但与日益深化的中沙关系相比,中伊关系发展相对缓慢,原因在于伊朗在中东的特殊地位让其在与中方合作的问题上显得稍微自负,故而对于中国的合作提议往往态度冷淡,并提出一些过高的要求,这导致双方的关系难以推动。
在近期的伊以冲突中,特朗普向伊朗派遣的几架B-2隐形轰炸机以及扔下的钻地弹,无疑是将伊朗唤醒了。原本还有幻想的伊朗“投降派”也意识到,如果继续无所作为,即使是“卖国”,他们也无法获得一个好价钱。倘若自身实力不够强大,在美国的导弹威胁下,任何投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