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激发青少年对博物馆知识及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韶关市博物馆充分整合馆藏特色资源,在7月—8月期间每周定期开展“闻韶讲堂”系列研学活动以及主题夜间开放活动。活动将趣味课堂与动手实践有机融合,使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深切感悟博物馆及文物的独特魅力。
对话专家,博物馆里有“收获”
韶关市博物馆邀请资深从业人员,在课堂上分享专业技术知识,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解答青少年对于博物馆日常工作的疑惑。通过文物盲盒的实践探索,青少年能够亲身体验文物修复与考古挖掘的不易与乐趣。连续多次参与的青少年兴奋地表示:“每次与老师交流都能获得新知,博物馆真是趣味无穷!”
讲解员带研学团到展厅观察文物(张艺摄)
深入展厅,博物馆里有“挑战”
结合馆内举办的《风度得如九龄否——张九龄和他的时代》新展览,韶关市博物馆进行了分层式挑战任务设计,设置了轻松班与挑战班。在讲解员引导梳理完展览基本内容之后,青少年于展厅内自行分散,自主查找任务卡上对应的文物,并提炼出“宝相花”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元素。同时,鼓励青少年将展览中的“宝相花”元素灵活运用到手工剪纸创作中,以完成不同难度的挑战任务,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助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课程教学与考古盲盒体验(张艺摄)
聚焦文物,博物馆里有“想象”
研学课程中,通过运用石头、麻绳、磨刀石等简易工具开展情境教学,让青少年沉浸式体验原始人的生活状态,并在打磨石头之际引导其思索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艰难历程。此外,韶关市博物馆充分利用AI智能技术,为青少年打造沉浸式的趣味课堂,以文物对话的形式,生动阐释馆藏文物东汉胡俑座陶灯的器型功能以及历史文化内涵,引导青少年通过绘画形式呈现他们眼中的胡俑灯形象,为文物历史注入时代活力。
课程教学与制作石器体验(张艺摄)
点亮夜晚,博物馆里有“星光”
韶关市博物馆在暑期夜间开放活动中,为青少年带来了别样的文化体验。8月8日韶关市博物馆延迟开放至晚上20:00,增加夜间讲解场次,并开展韶博艺栈·漆扇DIY活动。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青少年可以了解漆扇的制作工艺与文化寓意,亲手制作出独一无二的漆扇。
此外,8月29日,韶关市博物馆将推出《佣动韶博・重返大唐》沉浸式主题夜间活动,青少年可以化身为荔枝使,肩负起将岭南荔枝送往长安的重任。活动设计结合最近的网络热点与荔枝的历史典故,将博物馆的文物融入其中,以韶关作为唐代岭南贡荔枢纽的重要节点,打造沉浸式活动体验。届时欢迎广大的青少年前来参与活动,亲身感受传感受大唐风华,让夜晚的博物馆充满别样的活力与趣味。
暑期结束后,韶关市博物馆还将继续结合馆藏特色资源,践行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推出更加精彩的课程,为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开学第一课”。
编辑:张伟杰
责编:张喜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