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科技格局下,英伟达的 H20 芯片被指存在 “后门” 问题,这一情况引起了中国网信办的高度关注,并对英伟达进行了约谈。然而,英伟达坚称中国方面所指出的问题并不存在,这种回应缺乏应有的合理性与可信度。
从美国宏观科技战略的角度来看,自拜登执政以来,美国就对中国采取“小院高墙”策略,还出台了“芯片安全法案”。该法案明确规定,出口到中国的芯片必须植入“远程禁用功能”。在如此政策背景之下,英伟达倘若不依从美国的规定,其芯片出口必定会遭受限制。毕竟,美国将中国视为其在科技领域的 “头号威胁”,向中国出售高端芯片是一种无奈之举,美国认为必须加以诸多限制,以免中国在科技领域发展得过于强大。
中国之所以对芯片的 “后门” 问题高度重视,是因为高端芯片在众多关键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一旦存在风险,将会带来不可预估的严重后果。鉴于英伟达芯片存在安全风险,中国不得不坚定地走独立自主的芯片研发道路。美国的 “小院高墙” 策略虽在初期给中国带来了诸多困扰,但也从侧面推动了中国在科技研发上的加速发展。中国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这让美国产生了恐慌心理。美国出口 H20 芯片,表面上看似释放积极信号,实则企图拖慢中国高端芯片的研发速度。
值得关注的是,在约谈英伟达之前,美国出现了跨境抓捕中国芯片企业高管的恶劣行为。早在两年前美国就发出通缉令,然而至今都未能提供完整的犯罪证据。美国此举背后蕴含着多重目的。其一,美国试图通过抓捕中国人员来削弱中国的芯片制造能力。当美国对中国高端芯片出口进行控制时,中国积极准备突破技术封锁,此时美国除了出售存在安全隐患的次等芯片给中国外,还对中国的研发管理人员下手,妄图通过恐吓手段,阻止中国科研人员的国际交流,进而削弱中国的研发能力。
其二,美国企图将华人作为中美谈判的筹码。在中美贸易谈判中,稀土问题是关键因素之一,中国在谈判中占据主动地位,只要中国不放开稀土出口,美国就难以达成其目的。所以美国采取 “软硬兼施” 的手段,所谓 “软” 的方面,如之前取消部分对华不利措施,包括出口高端芯片(尽管芯片存在问题),以此来展现所谓的 “诚意”;而 “硬” 的手段就是抓人,除了芯片企业高管,近期还抓捕了两名中国公民,理由是出口 “敏感芯片”,但这并不能迫使中国就范。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接受采访时宣称,中国创新的步伐锐不可当。此观点极为正确,美国妄图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然其企图终将以失败告终。美国若能正视这一事实,在对待与中国的科技关系等问题上,应做出更为理性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