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智能体驱动产业创新论坛圆满召开。本次论坛由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指导,ISC.AI大会组委会主办,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大会汇聚学术界、企业界及政府机构的权威专家,围绕前沿AI技术展开深度研讨,聚焦智能体研发与产业落地实践,剖析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分享智能体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推动生态协同与标准体系构建,共同探索智能体驱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范式。天津众多企业家、创新创业者参会。
人工智能的技术浪潮深度席卷,数字安全产业边界和内涵持续重塑,AI催生了新应用、新业态,既为我们的网络安全治理和政策法规带来了挑战,也孕育着机遇和变革。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理事长卢卫解读了产业趋势与政策方向。他指出,对于智能体驱动产业创新来讲,既有发展新机遇也存在新课题,因此要做到技术可行、商业可行,要建立开放共享协同的发展生态,也要确保智能体安全可靠可控,构建技术可信与规则明晰的标准体系。
随后,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首任轮值主席徐立指出,智能体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生产力变革的核心载体,他呼吁各行业通过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的平台让更多的企业共享技术发展的红利,同时也要以安全为基石,筑牢智能体发展防线,以生态为纽带,共筑智能体发展共同体,以使命为引领,践行科技强国的担当。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常务秘书长范丛明则相信今天的社会一定会为今后的产业升级埋下种子,让智能体从工具进化为伙伴,从为人赋能走向与人共生。
清博智能、芯辰科技、无问芯穹等高科技企业相关负责人均做了观点分享。天津高新区企业360集团的副总裁、360智脑总裁张向征做了主题演讲。他指出目前智能体面临开发效率低、模型性能弱、安全风险高等技术挑战。纳米AI作为国内首个搜索类超级智能体,目前可为智能体提供能力支撑。
亚洲数字经济科学院院长陈柏珲指出AI智能体正在让“先进能力”变成“普及能力”,人机协同的新范式是扩展能力而非替代人力。
大会还围绕《智能体驱动创新:从实践落地到产业加速》,举办了“圆桌论坛”。
(记者 岳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