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5 一发布,全球科技圈直接沸腾了!
从 "大学生" 进化成 "博士" 的 AI 能力,加上免费开放的策略,瞬间刷屏全网。但在这狂欢背后,我观察到一组数据,OpenAI免费其实是在自我拯救!
先从现在的AI江湖说起,现在世界AI竞争早已不是群雄逐鹿,而是中美双雄的贴身肉搏。
过去一个月的全球 AI 前 20 榜单里,中国占 9 席,美国 11 席,欧洲玩家基本被挤出决赛圈。
尽管如此全球AI竞争也依然激烈,中国的阿里旗下的Qwen系列、还有深度求索旗下的DeepSeek系列,和OpenAI模型差距仅为3-6个月。
有媒体观察到,自2024年以来,OpenAI模型迭代速度冥想提升,但是迭代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并且openAI多位创始成员离开。
再加上美国AI大模型,闭源商业模式的特点也遭到用户抱怨,调侃openAI为“CloseAI”。
这种紧逼感,让 OpenAI 不得不甩出狠招:
一是:免费!免费!免费!保住市场优势。
二是:付费价格下调,API 价格低到 0.40 美元 / 百万 tokens。要知道 GPT-4 每月订阅费 20 美元(约 143 元人民币),普通人根本舍不得用。
中国 AI 的 "国家队 + 私企" 双引擎:从算力到场景全面突围。
国家队这边,中国移动表现尤为抢眼,2025年中业绩中显示,中国移动数字化转型收入1569亿元,占通信服务收入33.6%。
作为传统运营商的中国移动,在算力、大模型、应用等场景全面发力,在数字化转型上首当其冲。
在算力层面,中国移动上半年总智算规模达 61.3 EFLOPS,其中自建部分就有 33.3 EFLOPS,净增 4.1 EFLOPS,相当于半年内新增了 4 个超大型数据中心的算力。。
在大模型层面,中国移动 7 月刚成立中移九天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其发布的 "九天 3.0" 通用大模型采用万亿级 MoE 架构,目前已布局超 50 款行业大模型。
在AI 应用层面,To C 端,灵犀智能体月活用户超 6000 万;To B 端,AI+DICT 签约项目达 1485 个。
中国电信同样积极投身 AI 领域,建成上海、北京两大万卡智算集群,打造智能云能力体系。
自研星辰大模型赋能多款产品,如星小辰终端智能体整合多项服务,创新采用智能体通信协议,打破服务边界;天翼 AI 智能眼镜集成强大 AI 能力,为用户提供便捷智慧生活体验。
中国联通推出的 UniAI + 五大 AI 工具,全方位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工业领域,实现 AI 大语言模型与机器视觉技术融合,缩短新员工培训周期、降低物料损耗;在家庭场景,全球首创家庭机器人 “智家通通”,融合多种功能与主流大模型,提供全场景云上 AI 服务。
私企阵营同样凶猛。字节跳动 2024 年砸 800 亿搞 AI,旗下豆包大模型在生活服务场景里玩得风生水起。
而DeepSeek 近期发布的 DeepSeek-R1-0528 在数学、编程等基准测评中领先国内模型。
这种 "国家队搭台,私企唱戏" 的模式,让中国 AI 既能啃基础研发的硬骨头,又能在消费场景里快速落地。
中国 AI 像青春期少年,生态协同已成优势,"算力 - 算法 - 场景" 正逐步成型。
Chat-GPT5固然是现在世界上领先的AI,但是中国速度从来不只是在基建上体现,要知道我们在通信领域从跟跑到领跑,再到现在的领先也没花多长时间。
你认为中国哪款AI模型能率先赶超ChatGPT5?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
码字原创不易,喜欢的朋友记得关注纵目观通信,欢迎点赞,转发和评论。更多通信趣事欢迎来聊。图片和数据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