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钛及钛合金机械加工的过程,总有个不速之客 - 毛刺,或大或小的出现在产品上。它是钛及钛合金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时,在边缘长出的多余钛屑。如何去除多余的毛刺?就是我们今天主要探讨的目的。
钛毛刺虽小,危害却大。飞边毛刺、飞溅等形态各异的毛刺,不仅影响产品的尺寸,还可能影响零件装配精度。
如何去除钛合金的毛刺一直是加工界的难题。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发展,加工设备的更新换代,装配这个工作起点越来越低,从八级钳工到装配线上的普工。当然,标准化功不可没,但是,加工设备的加工精度以及性能提升也是不可或缺的基础。
毛刺按照加工方式和大小和处理方式基本可以分为三种。
1 硬毛刺。是指焊接,激光切割等加工后,形成大的硬的毛刺。一般都是人工用锉刀或打磨机,锉刀,直接接触并去除毛刺。但容易在工件表面留下加工痕迹,适合对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初步处理。
砂轮加工:借助砂轮机或角磨机对零件进行打磨,既能有效去除毛刺,又能让表面变得平整。但要注意,操作不当可能引起安全事故。
锉刀加工:手动使用锉刀去除毛刺,方法简单。对操作人员要求高,更适合毛刺少、产品结构简单的情况。
2 一般毛刺。是指使用车床,铣床,线割等加工后形成的毛刺。使用砂带磨、研磨抛光。用柔性的磨料贴合工件表面,在去除毛刺的同时,还能改善表面光洁度,常用于对表面质量有一定要求的加工。
砂带磨:砂带在一定压力下与零件表面摩擦以去除毛刺。砂带的粗细可根据零件表面要求选择。
研磨:利用研磨剂和研磨工具对零件表面进行研磨,在去毛刺的同时还能提高表面光洁度。
3 小毛刺。振动抛光、滚动研磨等,这些方法不直接“硬碰硬”,而是借助物理或化学原理。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去除毛刺,是精密加工的好帮手。
电化学:基于电化学腐蚀原理,通过控制电流和电解液,使毛刺发生阳极溶解而被去除。
滚动加工:将零件与磨料等介质一起滚动,通过摩擦和挤压去除毛刺,适用于批量处理小型零件。
去除毛刺是金属加工的基本要求。而在在实际生产中,只有根据零件结构、精度要求,使用合适的去毛刺方式,才能让产品满足产品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