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新内蒙古)
“大禹铸器AI创新平台”构建铝加工全流程数字孪生系统,可使铝合金成材率和铸件合格率大幅提升;“结构功能一体化铝合金材料”适配新能源汽车底盘、航空航天部件等高端场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AI智能排产系统”以数据智能重构生产计划,动态匹配原材料供应与能耗波动,为绿色生产提供“智慧方案”……
8月8日,由自治区科技厅指导,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包头市科技局与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5年第51期“蒙科聚”专题发布会——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发布会(AI赋能与铝产业发展)活动在包头举行,为草原鹿城铝产业转型发展注入“智能基因”。
发布会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专家学者聚焦包头铝产业发展需求,集中推介了“大禹铸器AI创新平台发布”“结构功能一体化铝合金材料及应用”“AI智能排产系统:以数据智能驱动铝业绿色生产”“稀土再生铝合金的高质化利用”“稀土铝钛硼细化技术及其应用”等5项具有突破性、引领性、实用性的重大科技成果。现场,相关企业、科技服务机构代表与专家学者围绕技术的应用场景、合作模式、市场前景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蒙科聚’不仅是成果展示的舞台,更是长期合作的纽带!”上海交通大学包头材料研究院院长助理杨超表示,包头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和完整的铝产业集群,希望通过本地的稀土原料和生产基地,让实验室里的“配方”尽快变成车间里的“产品”,让更多“智能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下一步,包头市科技局将持续依托“蒙科聚”平台,以 “双招双引”为突破口,聚焦企业服务保障,精准挖掘生产难点、解决技术需求,优化发展软硬环境;同时引进先进地区专家团队与创新资源,搭建高效科研对接渠道,助力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包头加快走出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新路子提供科技支撑。
(来源: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处 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 包头市科学技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