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晋中8月8日讯(记者郝光明)8月5日,山西农谷智慧冷链物流园仓储中心,一箱箱山西本土新鲜果蔬,从2℃的冷藏库有序运转出去。24小时后,这些饱含“晋味”的农产品,将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商超货架上。
山西农谷智慧冷链物流园是我省“一带两网三集群”冷链布局的核心节点,致力于打造华北地区最大的物流枢纽和仓储基地。该园区不仅能服务本地,还能通过4小时交通圈辐射京津冀。
据介绍,该园区是2025年首批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之一,总库容10万吨,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已全面投用,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涵盖冷链仓储中心、智慧供应链数据中心等多个核心功能区域,为冷链物流高效运转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作为我省唯一采用国际领先“氟+二氧化碳”复叠制冷技术的企业,山西农谷智慧冷链物流园制冷覆盖从0℃到4℃的保鲜和从-20℃到25℃的冷冻,温差精准控制在±0.5℃以内,能最大程度保留果实的品质与口感。依托这套智慧化管理系统,该园区实现了从入库到出库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责编:李琳、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