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压实机在黄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详解
黄土以其独特的结构性(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和显著的湿陷性,成为工程建设中极具挑战性的地基类型。传统的压实方法有时难以满足其深层、均匀、消除湿陷性的高要求。冲击压实技术凭借其强大的冲击能量和深层压实能力,在黄土地基处理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其核心施工流程与技术要点如下:
冲击压实机
一、 施工前关键准备
场地勘察与清理:
详细勘察地质情况,明确黄土层厚度、含水量、湿陷等级、是否存在软弱夹层等。
彻底清除地表植被、树根、有机质土、建筑垃圾等杂物。
平整场地,形成便于冲击碾压机行走的作业面,坡度一般不超过5%。
试验段确定与参数优化:
选取代表性区域设置试验段。
通过试验段碾压,科学确定关键施工参数:
最佳冲击遍数: 达到目标压实度或沉降量稳定所需的碾压次数。
最佳行驶速度: 通常控制在10-15 km/h范围内,确保冲击能量有效传递。
最佳搭接宽度: 保证轮迹间无漏压,通常为轮宽的1/4至1/3。
冲击压实机
有效压实深度与沉降量: 指导大面积施工质量控制。
设备检查与调试:
确保冲击压实机(如三边形或五边形冲击轮)性能良好,液压、行走系统正常。
检查牵引车动力是否匹配。
调试冲击轮提升高度(影响冲击能量)。
地基预处理:
含水量控制: 这是黄土地基压实成败的关键。
若天然含水量低于最优含水量范围,需提前适量洒水闷料,使水分均匀下渗。
若天然含水量过高,需翻晒或掺入石灰、水泥等材料进行改良,降低含水量并提高强度。
初步平整与稳压: 必要时用平地机精细整平,并用光轮压路机进行1-2遍稳压,为冲击压实提供相对平整的基底。
二、 核心冲击碾压施工流程
冲击压实机
冲击碾压:
行走路线: 通常采用“回环套压法”或“梅花点压法”。冲击碾压机沿场地长边方向,按规划好的路线匀速行驶。
冲击作用: 非圆形的冲击轮在牵引车拖动下滚动,利用质心周期性抬升与下落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可达250-400 kJ),瞬间作用于地面。这种高振幅、低频率的冲击波能有效破碎土体结构,克服黄土颗粒间的原始粘聚力。
搭接要求: 严格控制轮迹间的横向和纵向搭接宽度(根据试验段确定),确保无死角、全覆盖。
遍数控制: 严格按照试验段确定的最佳冲击遍数进行碾压。通常需要15-30遍甚至更多,具体取决于黄土特性、处理深度要求和设备型号。
沉降观测:
每冲击碾压若干遍(如3遍、5遍),在预设的沉降观测点上(布置网格状观测点),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地表的沉降量。
绘制沉降量-碾压遍数关系曲线。当曲线趋于平缓,即沉降增量显著减小并稳定时,通常表明该区域已达到相对密实状态。
中间平整与补压:
冲击压实机
在冲击碾压过程中(尤其是遍数较多时),地表会因冲击作用变得起伏不平,形成明显的“冲击波峰谷”。
当起伏达到一定程度(或按预定间隔遍数,如每10遍),需用平地机进行精细整平。
对整平后的区域,或局部沉降量未达标的区域,进行补充冲击碾压。
三、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沉降量控制: 这是最直观、最常用的现场控制指标。最终沉降量应达到设计要求(通常要求最后2遍的平均沉降量不大于5mm或10mm,或总沉降量达到预期值)。
压实度检测: 施工完成后,在代表性位置(通常在冲击轮作用中心点之间和轮迹下方)钻孔取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环刀法、灌砂法等),检测不同深度处的压实度(干密度),确保达到设计标准(如≥93%或95%)。
湿陷性消除检测: 对处理后的黄土进行室内湿陷性试验,检测其湿陷系数是否降低到设计允许值(如δs < 0.015)以下,这是衡量消除湿陷性效果的核心指标。
冲击压实机
含水量监控: 施工全过程持续监测土体含水量,确保其在最优含水量±2%的范围内波动。避免过干导致扬尘、压实困难,或过湿形成“弹簧土”。
均匀性检查: 观察碾压后地表是否平整、密实、均匀,有无明显轮迹松散带或局部隆起、凹陷。
四、 常见问题及对策
表面起皮、松散: 通常因表层土过干或冲击能量过大导致。对策:适当洒水润湿表层,调整冲击轮提升高度(降低冲击能量),或在最后几遍采用光轮压路机收面。
“弹簧土”现象: 碾压层局部含水量过高,土体无法排水固结,受压时暂时变形,卸载后回弹。对策:立即停止碾压,翻晒或掺入干燥材料(石灰、水泥)降低含水量。
遇到软弱夹层: 冲击碾压可能使软弱层挤出。对策:提前探明,采用换填、强夯置换或桩基等方法专门处理软弱层后,再进行冲击碾压。
冲击压实机
扬尘污染: 干热天气易发生。对策:在允许的情况下适度洒水抑尘,或选择湿度较大的时段施工。
五、 冲击压实技术的优势(在黄土地基中尤为突出)
深度显著: 有效压实深度可达1-1.5米以上,远超普通振动压路机。
高效消陷: 强大的冲击力能有效破坏黄土原始大孔隙结构,显著降低甚至消除其湿陷性。
提高强度与均匀性: 使深层土体获得更高的密实度和整体均匀性。
冲击压实机
工效高、成本低: 施工速度快,单位面积处理成本相对较低。
绿色环保: 相比强夯振动影响范围小,噪音相对可控。
结语
冲击压实机凭借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在黄土地基处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功的关键在于对黄土“水敏性”的精准把控,以及通过试验段科学确定并严格执行各项施工参数。 从精细的场地准备、严格的含水量控制,到周密的沉降观测与遍数管理,再到最终的质量检测,每一步都需严谨操作。当冲击轮在黄土塬上有节奏地起伏,其传递的巨大能量层层深入,有效重塑土体结构,大幅提升地基承载力并消除湿陷隐患,为后续工程构筑起坚实可靠的基础。该技术已成为公路、机场、大型场站等工程黄土地基处理的优选方案之一。
冲击压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