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苹果强制所有iOS浏览器使用其WebKit渲染引擎的规定,或许即将迎来瓦解——这一变化将率先从日本和欧盟开始。一份新报告显示,日本《智能手机法案》新发布的指导方针明确要求苹果在2025年12月前停止限制第三方浏览器引擎。
全球范围内对“仅支持WebKit”政策的反对声浪
目前,苹果禁止像Chrome和Firefox这类第三方浏览器在iPhone上使用其原生引擎,而是强制它们运行在苹果自家的WebKit引擎上,也就是说,用户在iPhone上使用的Chrome、Firefox等第三方浏览器,不过是Safari的皮肤而已。根据日本新规定翻译后的内容,苹果不得:
“施加不合理的技术限制,设置过高的财务负担,或引导用户远离替代浏览器引擎。”
这些指导方针旨在专门防止苹果重蹈覆辙,避免其采取被批评者称为“恶意合规”的策略——此前在欧盟《数字市场法案》(DMA)实施后,苹果就曾被指控使用过这种策略。
欧盟也准备采取行动
据路透社近期报道,欧盟正准备对苹果涉嫌违反《数字市场法案》的行为处以罚款,这很可能与苹果在浏览器引擎访问权限和应用内支付方面的处理方式有关。苹果声称自己已遵守该法律,但Firefox浏览器的东家Mozilla等公司认为,苹果的体系故意设置重重障碍,其目的就是阻碍竞争。
Mozilla公开表示,苹果的做法“是一种负担”,“未能给消费者提供切实可行的选择”。因为苹果的限制迫使谷歌和Mozilla等开发者若想在iOS系统上推出真正的第三方浏览器,就必须开发全新的应用——这一举措会让用户体验下降,且维护工作量也会翻倍。
但是,即便欧盟的相关规定已生效16个月,也没有任何主流浏览器厂商在欧洲推出不依赖WebKit的iOS浏览器。这是因为苹果不断施加技术和财务方面的阻碍,包括糟糕的开发者工具和繁琐的法律程序,使得这类浏览器的推出变得不可行。
锁定浏览器背后的利益驱动
维护Safari主导地位的真实动机出于经济利益,苹果每年通过与谷歌的搜索合作协议赚取约2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来自Safari浏览器的默认谷歌搜索引擎。这一收入占苹果年度营业利润的14%至16%,这意味着Safari的浏览器份额每下降1%,苹果每年就可能损失2亿美元。
因此,苹果有绝对的理由让Safari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即便这意味着游走在反垄断法的边缘。
对用户的意义及未来走向
如果苹果遵守日本的《智能手机法案》,日本用户很快就能用上真正的Chrome、Firefox、Brave或Opera浏览器——它们将运行在Blink、Gecko或其他引擎上,而不仅仅是换了皮肤的Safari。这将会带来更好的性能、更广泛的网页兼容性,并且首次在iOS系统上形成真正的竞争格局。
在日本和欧盟之外,英国监管机构也在加大施压力度。近期一项调查得出结论,苹果和谷歌通过限制对渲染引擎的访问,“阻碍”了移动设备上浏览器的创新。
到目前为止,苹果尚未对日本的新规定公开发表评论,但截止日期日益临近。无论苹果是在全球范围内开放iOS浏览器访问权限,还是继续逐地区抵制变革,WebKit这堵墙已经出现裂痕,iPhone上或许终于要迎来真正的竞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