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老铁们我老捡国产芯片垃圾的了。
之前牢摩线程刚发布的时候隔壁UP一篇文章基本就把IMG系国潮显卡的本质给说明白了谈谈摩尔线程的国潮显卡MTT S80
今天咱争取一篇文章把砺算的7G100国产显卡说明白。
前情提要:国潮显卡往事:买来的IMG IP与被延期的自研国产GPU架构
【图吧科普】显卡的显存容量是由GPU决定的吗?
最近砺算7G100的曝光让很多人见识到了国产显卡的另一面,真正的国产显卡该有的样子。
虽然视频没开帧数显示,但是也能看得出来自研架构国产显卡相比IMG系国潮显卡的巨大优势,差距明显可以说是云泥之别。
牢摩线程现阶段已经通过实践证明了所谓的春晓苏堤IMG BXT改字研架构完全是个笑话了,驱动就算修到WIN10停服也打不过规模相当的3060甚至100一张的P106。
说到底这玩意GPU硬件就算堆到5090规模也是白给,不如自研GPU一根。
砺算用实践证明了什么叫论自研的重要性。
看参数其实对性能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表述,也没啥PCIE5.0之类的然并卵的噱头
唯一有关性能的这个表述成倍提升性能就很灵性,为啥要这么说呢后面就知道了
参数如图,消费级显卡无性能描述
《坚持自研架构、自主知识产权》这话一半是对的另一半不太对,这个后面会说。
简单来说由于有之前IMG系国潮显卡的珠玉在前(迫真),现在消费者对于国产显卡的态度很不友好——不友好就对了,一个玩啥游戏都费劲得靠穷举法优化的游戏显卡之前卖3000一张国潮营销割了老大一波韭菜,结果消费者买到手发现就算不用上机挂着当核显玩视频编解码用都没法用因为这卡待机功耗就有不低于100W的佳绩。
所以即使砺算这波支持动态功耗管理愿意相信它的消费者也很少。
甚至有人认为成立三年就能自研一个GPU还能跑DX12纯属扯蛋。
这里我们单看砺算科技的天眼查信息不难发现员工人数只有95人,雀食不像是能做出网传对标4060水平显卡的样子。
即使是买IP也不够,因为牢摩线程也得有300甚至200人(被制裁之后裁员了一部分)
那么这个卡到底是不是真的国产呢?它的这个性能表现到底能不能相信呢?本期就围绕这点展开说一下。
首先砺算宣称自己这个国产显卡是自研架构应该是没什么问题,就像他们自己说的一样,砺算是前VIA S3大陆研发团队的人组建的。这群人师承美国S3总部卷赢了台湾省的VIA S3分部导致VIA决定把GPU研发团队设在大陆取消了在台湾省的GPU研发团队。
但是后面的内容就有点区别了。
据了解,威盛S3这帮人并不是直接就出去成立了砺算,从时间上也对不上。
上图可见砺算的成立时间是2022年,这时间VIA早就把S3的商标卖给了HTC(左右倒右手,然而并没有什么乱用VIA S3的台湾省GPU研发团队早没了)而把大陆集显芯片组研发团队卖给了上海国资委并赋予了其X86 CPU设计资料令其掌握了X86 CPU的设计能力。而且这个时间节点在10年(兆芯团队在2010年威盛还未过户给上海国资委时就已经开始通过设计资料复盘VIA L4350的整个设计流程了,并在三年后也就是2013年完成了对VIA L4350 CPU的整个设计流程的复现与安全性改进也就是兆芯A C4350AL,后来这款CPU还有HLMC 40nm工艺版本完全在大陆生产叫兆芯B KX2620,这俩都是如今兆芯官网上没有的CPU型号),至于S3大陆研发团队VIA由于有ARM芯片项目(叫VIA Elite1000)所以VIA需要持有S3 GPU以保持ARM 移动端GPU的设计能力因此GPU团队的交付时间就靠后了。
VIA的ARM产品大概是这样的东西,双核ARM A9公版GPU+自研GPU(S3团队提供)和自己的IO(VIA在IO方面也一直很不错,当年华为P9那年头全网通就用的是威盛的基带,至于其他IO更是如此,至今很多USB3.0扩展卡之类的还在用VIA方案)
威盛把S3大陆研发团队交付给兆芯应该是在兆芯成立之后,VIA S3集显芯片组大陆研发团队学习CPU设计的一批人是先原地转正成立兆芯的,而GPU团队则是在VIA彻底放弃ARM产品线之后才转让的。
VIA应该是把ARM产品线也一并送给兆芯了。兆芯是有ARM产品线的叫ZX2000,支持Android,已知有高低配和AI版三个版本,现在大部分可见于东方有线老机顶盒上和VIA的分布式云节点上。
这俩也是能见证VIA和兆芯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的佐证。东方有线旧款机顶盒上是有VIA Elite1000芯片的。而VIA分布式云节点上能找到兆芯的ZX2000 SOC。
如上图所示ZX2000的识别信息就能看得出来GPU是VIA(ZHAOXIN)elite系列。
没记错的话ZX2000还有个名字就叫elite2000,也是威盛内部时期命名的代号。
这时候VIA就已经把S3的GPU研发团队交给兆芯了,所以砺算这帮人说源于S3不太准确。
根据记录可查,ZX2000的发布时间不晚于2016年3月,这时间距离砺算成立的2022年还差得远呢。
所以砺算这帮人理应是从兆芯GPU部门出来的而不是直接从VIA S3分出来的。
顺带一提如果以砺算成立时间为准的话那会儿兆芯已经成立子公司格兰菲并且发布了Arise-GT10C0国产独立显卡了,这时间其实比牢摩线程的MTT S80国潮显卡不晚。然而工艺落后核心规模不大定位较低到老也没整出国潮显卡的网宣攻势,就默默地一直在生产出货改设计后续搞出了Arise1020 2030等型号然后就没然后了。
这俩玩意还不如兆芯KX6000G和KX7000的核显/IOD集显的架构先进,后者好歹还支持原生DX12呢和砺算7G1000一样。
哦对看时间兆芯发布KX6000G正好也是22年。那就都对上了。
换言之一开始网友质疑的三年搞出原生支持DX12的GPU不太可能,但是砺算如果真是从兆芯格兰菲出去的人成立的那么三年搞出原生支持DX12的自研GPU就有可能,毕竟原来的底子已经有原生DX12了比隔壁IMG系国潮显卡高出去不止一个身位(作为对比22年的国潮显卡普遍采用的是IMG BXT架构,这玩意没有原生的DX11支持,后期象帝先的IMG DXD架构IMG官网才宣布原生支持DX11.0,所以牢摩线程的DX11 DX12想支持全靠驱动转译那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以下内容含小道消息,不能提供证实说法的相关证据,你质疑就是你对不反驳)
至于砺算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时间走的呢现在有以下信息可提供,但是不保证准确。
砺算科技公司三位负责人都是在显卡领域里干了三十几年的老工程师。
宣以方,1992年曾是S3公司GPU创始团队成员并任研发部副总裁。
牛一心,在1994年加入S3,是首个S3D引擎的研发者,也是全球第一代3D加速GPU芯片ViRGE的负责人。
孔德海,1992年起投身GPU芯片研发,是中国初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设计师。
这些人的出走时间比格兰菲成立更早,据说当时被一个叫中天恒星的资本给挖走了
鉴于这个什么中天恒星上海的成立时间在19年,姑且认为这帮人大概是这时间出走的。
实际上据说是20年兆芯GPU部门有一批人跳槽就是去的这。
后来这个中天恒星炸了(天眼查可以看到显示经营异常)所以这帮人又润出来成立了砺算。
其实到这就有一些问题不太明白了。
这帮人既然不是从S3出走的而是兆芯GPU部门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宁可自己独立成立公司也不回兆芯格兰菲呢。
据我所知兆芯好歹是个国资控股的国企啊,即使是格兰菲也是兆芯的子公司,虽然不是全资子公司没有国有控股的光环但是也比自己出去成立个公司据说工资都开不出来要强百倍啊。
知道咱看到下面的这个角度才能在逻辑上解释得通
如果这帮人临走的时候插U盘了那么出去就算被裁了或者直接破产解散了也不敢回老公司。这就说得通了。
当然这种说法太过于骇人听闻,有些事还得多方验证。
不过最近来看这事还是有点蛛丝马迹的
在自称砺算员工的UP视频评论区底下说Arise2会被删评(不仅类似上图的评论,发布同样的笔记还会被解除与视频的关系,目前据我所知13站只有删除笔记的同步评论会做到如此效果),且在其他UP视频评论区发布Arise2相关评论会被疑似砺算员工账号回复:“知道的不少呢”
这点以咱看来侧面证实了上述说法很可能是属实的。
所以现在能整理出来的资料如下 砺算的主工程师从兆芯GPU部门走的比较早,当时接盘的叫中天恒星已经亖了。 原因是兆芯是国资控股的国企不允许有外国国籍的高层领导即使是技术领导也不行。 但是在资本的诱惑下很多中国国籍的老员工被老领导忽悠着也跟着走了,临走的时候小手不太干净带走了不少(一说是全部)当时兆芯GPU部门的有价资料,直接间接导致了后来兆芯GPU部门和格兰菲的困难。 后期其他资本操作下的国潮显卡需要研发团队的也基本把兆芯格兰菲当料板了需要啥件就直接几倍工资挖,然后用不上了再倒闭破产解散研发团队或者被制裁了之后就辞退挖来的研发人员,然后这些人员也很难回到兆芯格兰菲毕竟是国资控股的国企和国企子公司也不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基本就这么个事。 尤其砺算这些人在中天恒星炸了之后由于携资料跳槽出走导致即使想回兆芯格兰菲也不会接收。结果最后成立了砺算之后还是多多少少借助了国资的帮助,相当于国资重复消费花钱买了本来就属于国资的技术团队。
虽然雀食不多但是多多少少还是有国资的参与重复投资。 不过话又说回来走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S3牢员工这事是不假的,当年VIA把S3收购之后技术转移从外国团队到台湾省团队再到大陆团队这个过程是很快的0几年VIA S3集显芯片组和GPU的研发中心就已经在大陆团队了。这些人即使在兆芯之后跳槽的时候不拿资料也能完整的复原原来的项目,只不过这些项目的知识产权专利不在自己手里复原了就大概率构成侵权。 从时间节点来看老外籍高层动员老员工大量跳槽的时间发生在20年以后,当时兆芯格兰菲现在还没发布的下代GPU架构Arise2处于预研阶段,但是已经有指标了。至于原生支持DX12的C1080核显架构已经基本完成了所以7G100当然能原生支持DX11 DX12没啥问题。 至于上面牢摩KPI提的什么双芯核心别想了,S3最后一代双芯/SLI显卡是09年的事,这些人就算想做也未必还能有相关的技术储备了,毕竟高速总线这片还是兆芯那边比较在行比如ZPI,现在咱确定就算砺算想用这个技术指定是不会像格兰菲那么方便的。所以短时间内也很难出双芯甚至四芯显卡手上没有可用的高速跨DIE总线。
还有就是之前这帮人做过的最大的项目是Arise1也就是10C0在S3还没转给兆芯的时候就已经立项了(前面说过VIA在兆芯成立之后有几年时间里是掌握着S3大陆团队的GPU部门权利的,当时的Arise1已经立项了记得VIA那边叫Elite3000),而Arise2看着比Arise1先进当时这帮人出走的时候也是有机会接触到相关资料的然而据说它的设计指标只是SOC集成GPU,类似当年S3给VIA ARM SOC提供的Elite GPU,并不是大规模的独立显卡。S3以前在市场上的定位就不是在高端卡上对标NA,以前没有现在也没有,从视频跑分结果对应4060也能看出来指望7G100打5090不现实。
所以无论是兆芯格兰菲还是砺算水平也就那样和最多也就和当年的S3在市场上差不多,这也和兆芯那边现在在市场上的位置和VIA当年差不多一样,说强不强说弱不弱的一个水平,强的话你要说硬刚IAN那是有点困难,弱嘛也不至于会很弱吊打IMG系国潮显卡七个来回带拐弯的都有余。毕竟当年S3就是这么吊锤IMG的。
至于兆芯格兰菲这边有价值的工程师都被挖走了留下的都是不为金钱所动的有理想有目标的老员工和后招的新员工所以研发肯定是遇到了困难,不过都能解决毕竟人还没走光只是牢外籍领导带着部分人走了技术这片没断,而且知识产权相关专利之类的也都在兆芯格兰菲这边研发实力虽然受损但是也不至于彻底像IMG系国潮显卡一样拉跨买POWERVR的GPU回来字研,纵使项目延期还是有能力完成GPU正向研发项目的。
所以说什么砺算这帮人不想买IP所以出走坚持研发绝壁是假的看了义演丁真鉴定为网宣KPI就行了。
上图这种玩意也是咱更新本期的原因之一。
这帮b说兆芯格兰菲买IP可还行,建议看看他们自己的采访:
真要说买IP不是IMG系国潮显卡一买一个不吱声吗,就连龙芯的GPU都是买的图芯的现在都还是依托
当年挖兆芯GPU团队墙角兼拾走设计资料的有好几家呢,没有一家是因为兆芯要买IP的
因为它们知道兆芯的GPU是真的继承的VIA S3大陆团队所以都想要技术人员,从主工程师到底下软硬件工程师都被撬走不少,包括IMG系国潮显卡大厂牢摩线程也需要有自研GPU IP经验的研发团队完成从买IMG BXT转自研架构的工程,虽然现在来看还在卡IMG的架构没啥动静但是事实就是想造自研桌面级GPU你就得找这些人。
现在回头看S3这边架构底子还是比IMG好得多的。S3后代有很多,正朔兆芯格兰菲这边工艺给的一直很保守都是按完全能国产大量自主生产的工艺设计的GPU,所以架构很好但是不出活,产品水平还是停留在S3当年的水平就集显亮机卡那样。不过就这也比多少年前就被踹出PC市场的IMG PowerVR架构水平要强得多的。自研架构水平有多强现在的7G100就是证明。
当年咱以为GPU这种东西能用就得,买IP能咋地只要国内能生产代工不一样用。结果MTT S80用事实证明了买回来的IP还真就没法用,因为这玩意是手机GPU放台式机上连硬件动态频率调节都没做上电待机功耗100W+一用一个不吱声。就这还是TSMC 7nm工艺生产出来的只能说是纯招笑了(当然,被制裁掐脖子之后肯定是代工不了的,一掐脖子就翻白眼说的就是这种)。
现阶段砺算这个6nm TSMC EUV指定是不敢冒着被制裁的风险在算力上吹NB触发制裁的,之前也是从兆芯跳槽的洪博士的那个壁刃就因为这事被卡了代工导致无法量产。所以砺算的PPT各位看性能应该不存在严重夸大的成分。跑黑神话就算没开帧数显示也大概率就是这个表现,不存在什么造假的可能毕竟还是要拿出来卖的。有这个原生API支持的技术就够那些国潮显卡喝一壶的了,甚至可能不会再有国潮游戏显卡了。
不过现在来看这个事如果为真 兆芯格兰菲那边会不会追究就不知道了。到时候这家能不能活下来不好说,会不会像不少IMG系国潮显卡厂家一样也是一炮货永远没有下代了也说不定,还需要时间检验。
基本就是这么个情况。
就这样,谢谢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