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之选】没有对手的耳放,仅售十万元。德国 Zahl 蔡耳 HM1(退烧没什么用)

【退烧之选】没有对手的耳放,仅售十万元。德国 Zahl 蔡耳 HM1(退烧没什么用)

开心的是,我总算又发现了一款没有对手的耳放。

难过的是,它好贵啊。

说是国外的HiFi网站主编,听完这个,把手里其它耳放全卖了,凑钱买HM1。

这种惯用的营销说辞,搁别的玩意儿上,我觉得很好笑的,老这么说谁信啊。

但听完HM1这货,我的想法也一模一样…就恨自己没钱。

HM1是我听过的,第二个没有对手的耳放。

前文稍微提要下,大概十年前,我听到了第一台我认为没有对手的耳放,是塞尔维亚的总司令耳放,是个胆耳放。

我当时一听,脑袋里只有惊为天人四个字儿,如果非要说那货有啥缺点,那就是体积太大,重量太沉,大概是自己搬来搬去的话,要万万小心且确实有点费劲的。

总之吧,十年来的时间里,谁跟我说他预算无限,就要最好的耳放,我会毫不犹豫告诉他买总司令耳放就行。十万块一台,随手就能告诉你天花板耳放的音质啥样。

当然了,十年间我也不断找寻,有没有音质和总司令一个级别的,别那么贵,体积重量尽可能小点,毕竟总司令和一台合并功放一个体积,太耀眼了。

差不多十年了,终于让我找到了,我那个欢呼雀跃啊。但就是这价格啊,也是差不多十万块啊。我咬牙切齿拍大腿啊。

好,画面转到第一次偶遇HM1,那是酷音韵在深圳举办的,final A10000耳塞的发布会上。

当时同时展出了DX6000、7000、8000等头戴式大耳机,HM1就在台子上耳机旁边,那么待着,那么低调,那不起眼。

但这玩意儿玩多了啊,就鼻子眼睛还是非常敏感的,现场搁我看,就属HM1扎眼,就这外观,我就觉得这玩意儿肯定有意思,跑不了是个好东西。

细细看了一圈,发现这货怎么看,都不便宜啊,而且看样子音质定是个靠谱货啊,视觉和听觉审美,很大面儿都通着的。奇怪我以前咋没见过这玩意儿。

赶紧拿起手旁的final大耳机听起,坦诚来说一耳朵就明白了,没有任何缺点的声音,不是一听就让你惊艳那种,而更像是一种很适合参考的声音,有无比的准确、得当感的声音,咋听都太对劲了。

我当时傻呵呵还在那犯天真,这货太OK了,外观、声音,很像是我的参考级设备。无论工作还是自己听,这一步到位的感觉美滋滋。心说哪怕贵点,三五万的,赶紧拿下。当时就问酷音韵工作人员,HM1是咱家代理吗,什么价位的?

工作人员告知,是 83dB 代理的,不便宜。具体也不是特别了解。

打那天就记住这货了,赶上后面北京展,83dB 有参展,直奔这货去了展房,加了工作人员微信,结果一问价格,将近十万,我感觉被泼了一盆冷水。

暂时买不成吧,先舔着脸问工作人员借来玩。只玩了一个礼拜。一个礼拜的结果,反复和深度的测试,想拥有念头不但没退,还无限被放大了。

是的,一天都不想等。一个星期我就完全确认了,HM1是个没有对手的耳放+前级,无论工作还是聆听,我十分看重的,这两大项功能,它都无限优质,太可怕了。

HM1有个非常曼妙的地方,关机的时候,可以听到一堆继电器“哗啦哗啦”的声音,这个动静,和我们常听到的,清脆的继电器“嘎巴”声还不一样。

HM1的继电器声音很柔和,声压小,尤其不知道里面多少个继电器,持续一秒钟左右的,“哗啦哗啦”成片响动,这起飞的仪式感,真能直接引爆多巴胺。

对一个音频爱好者而言,这动静,即便巴博斯改装款的全碳纤维奔驰大G,那车门“咔咔”的“上膛声”,亦或百达翡丽三问大自鸣,“叮叮叮”的报时声,我看来HM1都不城惶多让。

测试HM1前,光是学习相关资料,感觉都花了两天时间。代理商给了一份操作指南和产品的概述资料(官网也有,中文版就是官网精细翻译过来的)。

这玩意儿正常看,和普通的耳放,区别不大。但深究的话,又哪哪都不太一样。设计师把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有深入浅出地介绍出来。理解下来,真得花点时间。

就先看看它比较特别的地方。

组装时不难发现,连接线就很特别,非常粗壮和沉重的不锈钢连接头,里面一大堆针孔,而且还有防水密封圈。对准卡位槽插进去,也不是拧两圈完事儿,要拧几圈往里怼一怼,怼到过防水圈,也拧不动了,才叫装好。

一般外接电源用不到这么多插针。HM1之所以这么多插针,因为这个小盒子样的外接电源,是个非常特别的设计。它并不是音频用的DC线性电源,而是一个AC降压装置,从100-240v,根据输入电压,多档可选。降压后输出AC电,给到HM1本体。

那么多插针,是因为主机的开关机供电控制,逻辑电路控制(各种按钮的作用),以及灯的供电等,就简单理解为,音频以外的所有电和控制,都在这个小盒子里面。所有音频无关的电和控制电路,与HM1分立,集中在小盒子里,避免干扰主机的任何音频相关电路,这思路谁都知道,但真这么强迫症般,设计出这样的机器的,我确实头一回见。

看看前面板,视觉语言太舒服了。

常见的,前级\耳机输出切换,音量旋钮,AB通道切换,耳机接口,以及下排左数第一个旋钮,控制左右声道声压平衡,这些都比较常见,不赘述。

与众不同的地方,右下方框框内,有三个旋钮,分别控制低频增益/衰减,高频增益/衰减,以及声场宽阔度的增/减。

我个人非常排斥类似EQ的设计,本来初见这机器,这块是我比较忌讳的槽点,但实际体验后,我必须承认,我爱上了这三个纯模拟的调音旋钮。

是的,HM1是全全的纯模拟设备,没有任何数字相关。这三个旋钮,类似物理调音台那些钮,毕竟Zahl的设计师,是录音行业做定制调音台起家的

好巧不巧的,设计师同样厌恶过多失真换听感,同样抗拒疯狂EQ改变声音本来面貌。

所以在HM1的设计上,他明确强调了这点。做法上,也是贯彻这个理念的,最后把他在录音领域,对声音调节最精华部分的理解,融入到HM1里。

所以高、低频的调整,是不失真前提下,对精确频段的,小范围微调。

声场相关调整,拧到最小,是录音行业常用的Mono(单声道)听感;拧到最大,也不是结像变虚,场内变空的傻大空式声场;而是根据一个很切实的技术理论做的,听后不会认为音符们有本质上的变化,只是声音整体听来,会感觉更加开阔和宽敞,这更多是一种感受,而不是原有的声音被改变。

我一个长期唾弃和抗拒任何EQ的玩家,没想到有一天会爱上这东西。

因为在实际使用中,最常碰到的情况,就是大概率一套设备,一些录音,听来很多时候会希望听感上再开阔点,或收紧些,会更有爽感;亦或在高、低频段,总是很容易就差那么一丢丢,而要保证整套系统不能失真的前提下,去调整这一丢丢,我大概率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财力,通过调整线材、避震、房间声学,等各种有可能调整的附件,来满足我发烧的强迫症需求。

HM1让我十分畅爽开怀的,它恰好能做到完全不失真的同时,补足或者衰减那一丢丢的,高、低频的多或少,听感的宽或窄。

就这种只需要扭一扭,就直接听感到位的,切实给我解决了声音需微调时候的那些大麻烦,也让我直接从不接受EQ,变成了必入这台设备的关键所在,简直魔法。

再退一亿步,看到AB通道下面那两个钮了没…按下去,嘎啦一声继电器闭合,绿灯亮起。这时候的通路,就是完全跳过调节装置的。当我有一天脑袋一热,就要最纯的声音直出,HM1本来就有这功能。

我十分怀疑设计师我们有着一样的强迫症脑回路,也不得不感慨这机器的逻辑,绝对精密,绝对满足强迫症的所有需求。太舒服了我。

好机器一扯起来没完没了…

正面板的黑色方块,是个Logo灯牌,不是屏幕哈,也有一定指示机器状态的作用。比如左上角的旋钮,是HM1有两种工作模式,分别是纯甲类(Class A),以及,纯甲类+通过负反馈电路输出。切换这个时,Logo灯牌就会通过暗下或亮起,来告诉你,“我准备好了”。

说到负反馈切换,坦诚来说HM1的这部分,可能有点奇葩和难理解,我不敢说我说的全对。只试着解释一下。

内容介绍来看,HM1可能有两层针对耳机适配的逻辑:

工作在纯甲类时,有提到功率可以在毫秒范围内,进行大幅提升,最佳功率工作点也有过精细确认;

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HM1在纯甲类模式下,可以自适应调整输出性能,应对不同阻抗的耳机?类似阻抗适配器的存在,但HM1是智能化自适应,根据阻抗点,他会自己匹配;(这个我不确定哈,见过带不同阻抗耳机插口的,也见过手动旋钮调阻抗匹配,以及最常见的,高中低各种增益调节,好像还没见过类似设备能自动匹配的。)

另一方面,HM1说,如果纯甲类的匹配还不够精细,开启纯甲+负反馈,耳放与耳机之间,可以得到最精确的匹配结果。

他这个负反馈,和常规的负反馈也不太一样,我浅薄的认知里,常规可能是针对机内信号失真给的负反馈;而HM1的意思,是自己的纯甲类本身没有失真重影,这个负反馈设计,是针对不同耳机+接口部分的阻抗,HM1主动识别耳机特性,然后负反馈消除其中可能产生的所有失真。

这思路我看就比较离谱,比如都是30Ω阻抗的耳机,但森海和鐵三角都有自己的特点,再比如都是森海HD600,但HD600的批次和个体之间,也有差别。HM1的负反馈,他的表述来看,目的是适配市面上任何不同品牌、不同阻抗,不同个体特质的耳机,全都可以驱动到最佳效果的思路。

对这俩模式,我也稍有测试:

从音质效果上来看,坦诚来说,两种模式最大的区别,我听来纯甲类,整体是略带点温度感的声音,不是冷暖,就单纯的会觉得声音带点“温度”。

开启负反馈,声音温度感降低。但就声音解析力、动态,延展、结像的细腻扎实度等声底硬素质相关,大多时候我没觉得二者听来有很大差别。很偶尔会有纯甲类模式下,解析力要更好点的感觉。

内部方面,除了刚才提到的小AC电源盒子,HM1本体也是比较夸张。

常规的纯甲类,真全平衡架构,自不用多说。

HM1的本体供电也很特别,非常有专业录音领域的气质,他们很看中细分和“声道”的概念。HM1的左右声道,是分别供电的,每声道分别由一个线性电源,为前置放大和耳机放大部分供电,不可谓不豪华。当然了,这么做有个显而易见的点,就是对个体精度、整体匹配,要求极高,分声道、分步骤调谐的成本,可想而知。

甚至音量旋钮都是很特别的,表面上就是一个物理电位器,实际上有国外博主介绍,里面是两个电位器携手工作的:物理电位器告诉另一个电位器,用户在干啥,而内部另一个电位器经过判断后,再执行精确的音量操作,这么个逻辑。

如果旋钮小音量到一定程度,还会通知继电器,直接断开电路(彻底静音)…

这个设计有两个重要价值:一方面作为工具(比如电台用),HM1有两个立体声通道,可以同时开启,也可以只开一个。在做节目时,需要通道同时开启,还要随时通过电位器调整每个通道的音量,实现平滑过渡,直到最小音量时,直接断开声道,即完全静音,就完全杜绝对了另一个声道产生任何干扰。

另一个价值,我们常见的物理电位器,存在小音量偏音的问题。HM1就绝对没有这个可能。内部电位器会侦测,只有声道平衡时,继电器才会开启声音,声道不平衡时,他自己会知道,会通知继电器保持断开。就是这么嚣张…

背面板也有特别之处,平衡、非平衡接插件、接口全兼容,两进三出,不难理解不赘述。

A通道有个直出(音量不可调),这功能一方面作为专业录音工具,是调音、混音,做前后对比时的必备利器。

另一方面,配合HM1可以任意切换或同时出声的,两通道输入,她也非常适合发烧友对比各种器材,折腾声音的各种玩法。类似对比数播和黑胶、不同解码器、放大器,甚至接个模拟调音台,给耳机、音响、房间校声啥的,HM1本身就是个非常高效的,参考级的,进行音质对比用的核心器材。

还有个特别之处提一嘴,输入通道两个拨杆,0和15dB的增益不难理解。

另一个平衡和非平衡的拨杆,并非常规意义的单端或平衡接口切换,而是严格的平衡、非平衡线路的切换(稍微举例,会存在XLR接口的线材,使用非平衡接法,这时候即便头子看着是平衡插头,用的话也是要拨到Unbal非平衡档位的),所以,平衡线和单端线,可以分别接驳两个输入通道,但不能同时接入同一个输入通道。

其实我最想描述的,就是HM1的声音水准。

但我确实少见的词穷了。这玩意儿的听感,更多的,真的仅仅是,听和感。

这会十分理解,为啥一说HiFi,老烧们最后只有一句话——用耳朵听,耳听为实。

这玩意儿最大的声音特点,就是声音没有特点...只有绝对准确。

或者说调音风格、特色什么的,啥都没有。你就说尴尬不尴尬。

如果说总司令耳放是最牛的电子管耳放,有电子管的声音气质,有那个味儿、那个风格,我还能描述。

HM1这玩意是个晶体管机器,我总不能说声音有晶体管的气质,这是啥气质…我只能干巴巴地说——听来是最牛X的晶体管耳放。

一般HiFi器材,鉴别其声底的准确不难,我通常是会用“准确”二字来形容,但HM1,她的声音绝对配得上“精准”二字,而且是无比的精准。

这精准的尽头是啥,我想到了大家经常会提到的,“低频的权威感”,说是低频多牛多牛,但我听完HM1后,除了会想到这句话,还有另一句从脑袋蹦出来——“权威的低频?到HM1这,也只是个九牛一毛小巫见大巫吧,要不要感受下,权威的全频段音质,是什么感觉?”

我搭配了各种耳机,这玩意儿确实对耳机有个神奇的效果——无论接什么耳机,HM1给出的声音,它总能刚刚好。

比如HD800S,其他耳放听,会觉得有时候劲儿不够,有时候劲儿大了;

再比如歌德耳机,要求就更高了,劲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更不能有一点偏颇,把歌德耳机推的七扭八歪的那些耳放,其实在市面上,是非常常见的。

虽然我手里没有HIFIMAN的SUS,FOCAL大乌托邦,Abyss1266等,其他比较代表性的耳机(我确实口味没那么花哨)。但测试了大概十来个贵的、便宜的、主流的、非主流的耳机,结论上看,我完全认为HM1驱动任何耳机,都不在话下。而且表现都是统一的——耳机所有实力得以发挥的同时,在任何音乐呈现和表达层面,一定精准,绝不过火,永远刚刚好的合适感。

这期间有两个特别案例,一个是飞傲的FT5,非常奇葩的玩意儿。感觉快两年时间了,期间换了无数个、各种价位的耳放,我都没能测明白这耳机到底咋回事儿,怎么听都是潜力挖不透。但这次HM1就推出来了,细腻且丰满,狂放也凶悍,尤其低频的带感程度,是我看来在平板耳机中不常见的事情,全频属于整体中性的声音。我终于可以给FT5下结论了。

另一个案例,也是几个月了没听懂,和声力的旗舰巴洛克耳机。试了很多耳放推这耳机,声音有点怪,低频中频高频都挺好,但中下盘的声音,无论空间上还是音符、结像、过渡什么的,老是衔接不上。最初发现和煲机有挺大关系,但煲了很久,也没能完全解决。

结果HM1一下就把这货给推明白了。而且就是在这货上,我听到了一种,以前从来没听过的,非常神奇的听感——一般音符响动,我们容易察觉到整体声音是偏软、硬、冷、暖,但HM1巴洛克耳机,声音很硬质的地方,和很温柔舒展的部分,竟然可以同时发出,而且还能那么恰到好处,而且还没有任何割裂感,在那非常流畅、自然的响动,听得我还有点懵X。这点深感神奇,印象深刻。

后来就这事儿,我还专门跑去跟和声力的工程师嘚瑟。我以为他会惊讶,结果他直接说巴洛克耳机,随便推推,很容易响,但本质上对放大器的要求,就是极高。而且他听我对耳放的描述,他竟然完全猜到了,这耳放有极精密的阻抗适配,以及整机元器件精确配对,不太有可能是常见的量产耳放,肯定是手工一台台做的,产量也不可能高。因此我还觉得和声力的技师,水平还是蛮好的哈哈哈哈。

但HM1也给我带来了“灾难级”“事故”。

平时有源音箱听得多,HM1接了几款有源音箱,只是发现,这应该就是我听过最好的音量控制前级,甚至有看到音箱单元细节在满血释放的恍惚…全频权威准确自然流畅,听啥有啥。

一晃发现时间过太快,美滋听了一个礼拜。

听得我全身通畅,结果没太过留意怎么评测它,确实没啥心得,说不出哪里有什么特别。

但这货一还回去,我发现出事儿了。

我的系统,之前的那些器材,怎么接,怎么搭配,都感觉不是内味儿了。

声音总是差点意思,而且任我折腾来折腾去,怎么都搞不出来想要的感觉。这让我对手头器材的聆听欲望,大大降低。我是个听音乐上瘾的人,但器材听着奇怪,就不爱摸了不爱看了也不想听了,还时不时脑袋里会跳出,这堆东西怎么冷冰冰的想法。这种割裂感,让我非常不适,甚至挺不高兴。

想到这忽然又不想写了,就HM1的话,还有两个特点吧。都是偶然的察觉。

HM1对前端音源、解码的揭示力非常强。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发现飞傲S15数播,和YBA S2数播,音质上存在什么本质层面的差距。但接HM1就比较明显,S15数播的细部结像,瘦一些虚一些,整体糊一点,而YBA S2,是会听来更清晰、更扎实些的;

最后一点,呼应下开头。

总司令耳放给我的快乐,现在也清楚记得——我会想把自己听过的、熟悉的曲目,挨个重新听一遍,听个三天三夜,一直听一直爽。

而HM1耳放有点不同,我发现用HM1时,更希望听我没听过的、不熟悉的曲目。也先来三天三夜解解瘾,然后一直听一直听,这样。

嗯,HM1定价十万元级别,到手九万左右的样子,具体不知道多少。综合所有体验,都配得上晶体管耳放界的天花板称号,我看就是完全没有对手。

事实估计也像朋友推测的那样,这货的所有原件,是要全人工精细配对的。我后来从官网和代理商处,也有所了解,一年产量是50台,2025年的货,早就没了,有钱搞不搞得到,也得问下代理商有没有货了。

烧路漫漫,攒钱吧先。

特别声明:[【退烧之选】没有对手的耳放,仅售十万元。德国 Zahl 蔡耳 HM1(退烧没什么用)]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工业机器人机械拆装电气拆装平台,机械基础创新综合设计实验平台(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都包含哪些结构)

一、主要功能1、机械方向:工业机器人电气系统拆装实训平台集成六轴机器人拆装工程模块,通过该工作站学生可基本掌握常用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装配方法,包括本体、减速机、电机及其本体线束的装配。电气方向: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机械拆装电气拆装平台,机械基础创新综合设计实验平台(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都包含哪些结构)

辛柏青现状曝光,看到他的举动后,才懂具俊晔的墓地摆拍有多假(辛柏青现状曝光图片)

最近网上闹得挺凶,说韩国明星具俊晔天天去大S墓地守着,还摆拍照片发社交平台。 具俊晔说要在墓前给大S雕像,但画的是她年轻时候的照片。具俊晔最近瘦了被夸深情,评论区有人骂像之前那个林生斌。网上热度慢慢散了,两个…

辛柏青现状曝光,看到他的举动后,才懂具俊晔的墓地摆拍有多假(辛柏青现状曝光图片)

苏州绿叶取得能提高研磨效率的弹性研磨杵及电动研磨器专利(苏州绿叶关闭70%)

金融界2025年8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绿叶日用品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弹性研磨杵及电动研磨器”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3197153U,申请日期为2024年09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

苏州绿叶取得能提高研磨效率的弹性研磨杵及电动研磨器专利(苏州绿叶关闭70%)

智享 AI 直播三代官网:定制化服务 + 全链路智能,重新定义直播运营效率(智享智能)

采用官网定制化服务与全链路智能功能后,该品牌依据自身定位定制充满活力的直播界面,利用智能推荐功能精准推送适合不同运动场景的产品。 智享 AI 直播三代官网通过定制化服务与全链路智能功能,为商家提供了一站式直播…

智享 AI 直播三代官网:定制化服务 + 全链路智能,重新定义直播运营效率(智享智能)

何炅的家底,都被扒出来了(何炅全家)

比如,2014年《快乐男声》中,海清深情告白“你是我的神”,欧豪露出复杂神情,何炅和他的同事汪涵站在一旁,面无表情地见证了全过程。 也是在这一年,一个平常的夜晚,一档新节目出现在湖南卫视周六晚间,没有告别仪…

何炅的家底,都被扒出来了(何炅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