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4-7日,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十届亚太催化大会(APCAT-10)上,浙江大学肖丰收教授因其在多相催化研究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荣获了第三届“亚太催化成就奖”(Advance of Catalysis Award)。该奖项是亚太催化协会颁发的最高学术奖项,旨在奖励在催化科学和技术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亚太地区催化科学工作者,这是我国第三次获得该奖项,前两次分别是首届“亚太催化成就奖”获得者李灿院士和第二届“亚太催化成就奖”获得者张涛院士。在该会议上,肖丰收教授还受邀上作了题为“ Design of Efficient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by Adjusting Adsorbates”的授奖大会报告。随后,在举行的亚太催化理事会选举中,肖丰收教授被选为亚太催化协会理事会主席。
第十届亚太催化协会理事会主席Piyasan Praserthdam教授为肖丰收教授颁奖
亚太催化大会源自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在中日美三国催化会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区性国际会议。我国大连化物所曾于2003年10月在大连承办了第三届亚太催化大会(APCAT-3)、浙江大学于2023年在杭州承办了第九届亚太催化大会(APCAT-9)。李灿院士是该协会的发起人和创立者之一,并在第六届亚太催化大会上当选为亚太催化协会理事会主席,肖丰收教授是该协会的首任秘书长,在第九届亚太催化大会上被选为副主席。亚太催化大会(APCAT)是继欧洲催化大会(EUROPACAT)、北美催化大会(NAM)的第三个区域性催化大会。亚太催化大会先后在澳大利亚、韩国、中国、新加坡、日本、印度、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举行,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催化会议。
本次新加坡举行的第十届亚太催化大会,内容涵盖了清洁能源及燃料的催化转化、催化反应机理、单原子催化、催化材料、环境催化等催化科学热点及前沿研究领域,有28个国家与地区超过11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肖丰收,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在吉林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6年至2009年在吉林大学工作,2009年至今在浙江大学工作,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沸石分子筛合成与催化,以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他引36000余次,H指数100,授权专利180余项,在国际会议上做大会报告和主题报告80余次。当前,他是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杂志的副主编、国际沸石协会(IZA)副主席和亚太催化协会(APACS)主席。曾获中国分子筛专业委员会的成就奖(2025年)、亚太催化协会的成就奖(2025年Advance of Catalysis Award)和国际分子筛协会的成就奖(2025年Breck Award)。
浙大肖丰收/北化工张建等:秒级合成PtCoCe三元催化剂,实现生物质糠醛高选择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