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AMD发布了Radeon RX 9070及其XT型号,作为新一代9000显卡的首发产品;5月又推出了RX 9060XT。尽管三张显卡的性价比均超过了英伟达的对标竞品RTX 5070 Ti、RTX 5070和RTX 5060,但在今年的Steam显卡排行中却未见踪影,可见游戏玩家并未买账,AMD在游戏生态上仍与英伟达存在差距。
随着英伟达推出低端RTX 5050,AMD也开始在入门级市场动了脑筋。如今连续推出两款低端显卡——入门级的RX 9060以及档次更低的RX 7400——如果将RX 9060称作“入门级”,那我们只能用“门槛级”来形容RX 7400了。它们的性能究竟如何呢?
先看RX 9060:定位与性能
AMD官网悄然上线的Radeon RX 9060显卡,基于“RDNA 4”架构的“Navi 44 XL”。它拥有28个计算单元,共1792个流处理器 ,搭配128bit位宽的8GB GDDR6显存,等效速率为18Gbps,显存带宽可达288GB/s。虽然AMD没有直接给出GPU核心频率,但从算力反推,其加速频率大约在3GHz左右。该显卡采用单PCIe 8Pin供电,TDP功耗为132W。
与同系列的RX 9060 XT相比,核心规模从32CU降至28CU,显存等效速率从20Gbps降至18Gbps ,在运行一些对显存带宽和核心性能要求较高的大型3A游戏时,比如《赛博朋克2077》,RX 9060的帧率表现可能会比RX 9060 XT低10 - 15帧左右。但对比英伟达同价位的RTX 5050,在理论性能测试中,RX 9060的图形得分要高出5% - 8%,在1080P分辨率下运行《古墓丽影:暗影》等游戏,RX 9060能够稳定在60 - 70帧,而RTX 5050则在55 - 65帧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RX 9060仅通过个别系统集成商以整机形式提供,普通消费者无法在零售渠道购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受众范围。
再谈RX 7400:妥妥的“门槛级”
如今,AMD又推出了Radeon RX 7400显卡,其基于RDNA 3架构,采用阉割版的“Navi 33”GPU,启用28个计算单元(CU),拥有1792个流处理器(SP),配备128bit位宽的8GB GDDR6显存,等效速率为10.8Gbps,GPU核心频率运行在1100MHz,GPU功耗上限43W,整卡典型功耗55W,参考设计为167mm长度的单槽厚度。AMD官网信息显示,这款新显卡和RX 9060一样,同样面向OEM品牌整机——戴尔已在其新款商用台式机中采用该显卡。
从参数来看,RX 7400的性能相对较弱。在3DMark Time Spy测试中,其图形分数仅为RX 9060的50% - 60%。在运行《英雄联盟》这类对显卡性能要求不高的游戏时,1080P分辨率下能达到150 - 200帧左右,但面对稍微大型一点的游戏,如《绝地求生》,在最低画质、1080P分辨率下,帧率可能只有30-40帧,游戏体验远不如RX 9060。
仍然比核显强得多
在DIY硬件领域,“拔掉独显提升性能”这一说法曾是个略带调侃的梗,通常出现在一些性能孱弱的独立显卡,比如曾经的英伟达8400GS,以及被戏称为“疯牛病版”的GT610 4GB,其实际表现甚至不如电脑主板集成的核显,导致玩家无奈发出这样的吐槽。
不过,以此来形容RX 7400可能有些夸张了。毕竟,比起目前市面上性能较强的核显,比如锐龙AI 9 HX370集成的Radeon 890M核显,RX 7400还是要胜出一筹的,由于其流处理器数量仅比RX 7600少12.5%,性能差距不太大。890M的性能大致相当于英伟达GeForce GTX 1650,而RX 7400性能已经接近了RTX 1660 Ti。
当然,如果非要嘴硬的话,锐龙AI Max+ 395集成的8060S核显,肯定比RX 7400强(有点强词夺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