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朋友圈被一条新闻刷屏了,说北京几个小学生用文心快码搭了个编程学习社区,搞得有模有样,还能讨论问题、分享项目。说实话,第一反应是懵的,现在小孩都这么猛了?我当年学个循环语句差点把键盘抠烂。这工具真这么神?
好奇心压不住,正好手上有个兼职的小活,想着要不试试看,用文心快码复刻个类似的东西,就当是检验一下这“全民编程”到底是不是噱头。我这个半吊子前端,主业其实是搞运营的,平时全靠CV大法和搜索引擎续命,这次想看看不敲一行代码能整出啥。
打开文心快码,选择Zulu智能体,心里有点打鼓。不管了,直接写需求:“给我写一个少儿编程社区的首页,要有那种分类导航栏、能展示开源项目的小方块,再加个讨论热榜,风格活泼点,带点科技感” 。说完还觉得有点虚,这要求是不是太模糊了?
拆解完逻辑,它就开始写代码,生产的网页像模像样,只不过是我表述还不够清晰,跟我想象中的样式略有些差别。下载文心快码的时候看到介绍,说还能传图写代码,于是我接着在笔记本上鬼画符一样画了个大概布局,就是几个框框,标注了下位置,拍照扔给它。也就十分钟左右吧,一个响应式的网页框架就出来了,连我随手画的图标间距、想要的渐变蓝色背景都给还原了,比我预想的像样多了。我又试着提要求:“点那些项目卡片,能不能弹个窗出来显示点赞和评论?” Zulu麻溜地就给我把弹窗组件和模拟数据加上了。预览时觉得搜索框边框有点硬,又开启新一轮对话:“搜索边框,改成蓝色圆角的。” 吭哧吭哧针对性的写完片段代码后,页面刷地一下就变了。整个过程,我除了动嘴皮子,真的一个HTML标签都没敲。看着屏幕上那个像模像样的页面,心里就俩字:离谱!这效率,比我吭哧吭哧查文档、调CSS快太多了。
说实话,之前也用过像GitHub Copilot这种辅助编程工具,感觉像是给老司机配了个导航,能省点事,但新手该迷路还是迷路。文心快码给我的感觉不一样。它特别懂中文的“言外之意”,比如我说“做个报名页,要大气”,它真能整出符合我们本土审感的简洁蓝色系布局,不会像有些国外工具那样,搞成冷冰冰的欧美极简风,看着就没人气儿。而且它像个真正的助手,能理解“做一个社区首页”这种整体任务,然后自己拆解成建文件、写样式、搭接口这些步骤,一步步带着你干,或者干脆帮你干完。Copilot更像是你写一行,它帮你补一行,缺乏全局观,新手容易翻车。最让我惊讶的是,看新闻里那些小学生,用口语描述“给古诗加个动态背景”,就能生成粒子动画页面。这门槛,低得真有点不讲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