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增长,正推动AI芯片站上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作为AI算力的核心载体,这类专为机器学习优化的集成电路正在重塑计算架构的边界。
当前全球AI芯片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格局,国际巨头凭借先发优势构筑起近乎垄断的技术壁垒。然而近期曝出的算力芯片安全漏洞事件,引发了业界对技术自主可控的深度思考。
值得关注的是,某些海外芯片被曝存在潜在安全风险,甚至具备远程操控能力。这一发现促使各国重新审视算力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战略。
监管部门已采取行动,要求相关企业就芯片安全问题作出说明。这一系列事件再次证明,在数字经济时代,AI芯片已不仅是技术问题,更关乎国家安全和产业主权。
在此背景下,国产AI芯片的崛起被赋予特殊意义。本土企业正加速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从架构创新到制造工艺,一场围绕算力自主的攻坚战已然打响。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技术迭代不断加速,国产替代进程正在AI芯片这一关键领域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为此我梳理出几家相关潜力黑马,尤其最后一家是A股唯一能媲美并平替英伟达的公司。
寒武纪:国内AI芯片第一股,专注云端/边缘端智能芯片,思元系列产品对标英伟达,7nm训练芯片量产,与中科院计算所深度合作
海光信息:国产CPU/GPU双赛道布局,深算系列GPU兼容CUDA生态,DCU加速卡已用于百度飞桨平台
龙芯中科:自主LoongArch指令集,3C6000系列AI协处理器性能提升显著,航天、电力等关键领域国产化替代
景嘉微:军用GPU龙头转向民用,JM9系列性能比肩GTX 1050,催化剂:下一代JM10芯片流片在即
最后就是我给大家挖掘出来的那家公司产品在国内唯一能平替英伟达的公司
为避免打扰主力,想知晓公司名字的朋友唻忪枞䪽:刀法如飞,既可以知晓。深知小散不易,愿与大家共前行!
1,公司自主研发产品基本能平替英伟达A100产品,实现国产替代。并在部分性能超过了英特尔。
2,公司在对待研发上是毫无保留的投入,每年投入研发费基本要占营收的一半。
3,从技术面来看,涨停多方炮走出反转趋势,目前处于空中加油走势,主力持续流入且筹码高度集中,后市爆发力惊人,随时启动拉爆主升浪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