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人流”到哪儿,产业的“热点”就在哪儿;
“客流”到哪儿,行业的“痛点”就在哪儿。
明显感觉中国的人工智能,正处于“两头热、中间痛”的阶段。一头是底层的“芯片热”,看得懂的、看不懂的,都愿意去芯片企业的展台逛逛;另一头是顶层的“应用热”,用过的,没用过的,都要为应用体验打卡。
还有就是“中间痛”。
“应用热”的代表产品是智能体。但智能体之下一层,才是真正的战场。这就体现在参观顺序的不同。“观众”来了可以去看价值具象化的智能体,“客户”来了则会被先拉到“AI使能”的展台前。
更明显的改变是,不管是算力企业,还是软件公司都在“卷使能”。“卷使能”的潜台词是“卷AI落地”,科技企业希望以此证明,自己具有全栈AI解决方案,具有帮助用户落地AI应用的能力。
“四个共性”之外呢?
“我提出‘四个共性’,你们看对不对”。
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解决方案部执行总裁曾富贵观察得更细致。他认为,所谓的“AI平权”只是在加速,并非没有门槛。“现在AI行业落地,多是集中在政府、金融、教育、大型企业等领域,且大多有四个共同特点。”
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解决方案部执行总裁曾富贵
具体而言。
一是,用户此前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且在相关领域有持续投入;二是,用户已建立了独立的IT队伍,且团队能力强;三是,业务中存在高频使用且低效率的应用场景;四是,有完整的商业闭环,投入与产出可量化衡量。
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有钱、有人、有场景、有价值”。
但除此之外呢?
除此之外,就是鸿沟的另一端。尚未具备“四个共性”的行业客户,依然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多元算力的适配、算力与场景的匹配、行业模型的选型、大模型的训练调优、大小模型的统一管理、高价值场景的商业验证,以及将原始数据,加工为可供训练的高质量行业数据集。
这也是新华三正在做的事情。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新华三发布全新升级的灵犀使能平台(LinSeer Hub),其内置AI基础服务、数据工程服务、模型训练、模型推理、模型评估、应用服务及数字资产管理七大核心模块通过构建从数据准备、模型训练,到应用部署的一站式流程,可将复杂的技术环节进行封装和简化,让业务人员无需深入掌握底层技术,就能通过简单的操作完成 AI 应用的开发。
而且灵犀使能平台,只是新华三灵犀智算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灵犀使能平台之上,支持百行百业的智慧应用;之下对接绿洲数据平台、傲飞算力平台、Cloud OS云管理平台;底层则是对齐“算、存、网、安”等智算基础设施以及智能化运维管理。
“全栈”是种包装不来的能力
亮点呢?好像“卷使能”的企业都是这么排兵布局。
其实不然。
新华三是国内唯二,可提供全栈端到端方案的企业。敲黑板,重点就在“全栈”。其可提供多元澎湃算力、超宽极致联接、算力调度、数据治理、智算安全、智能化运维,而且依托“算力×联接”技术理念,更可全面释放AI效能。
以“联接”为例,新华三研究了20多年网络。可能新华三觉得很简单的问题,但其他人看来都很棘手,都是要投入巨大精力去解决;例如数据使能。新华三绿洲数据平台可提供“采、存、算、管、用”的全流程数据处理能力。这是新华三在过去十余年间,在数据治理领域经验的积累和沉淀。
所以什么是“AI使能”?
“AI使能”是猫是虎,这事还真不能看账面实力。“AI使能”平台不是产品,至少不会是标准化产品。它是种包装不来的能力,是存在“储蓄罐”里的能力,更是企业多年来的实践和沉淀。
现在,新华三打开了“储蓄罐”,而且在快速升级灵犀智算解决方案,以及灵犀使能平台(LinSeer Hub)。或者说,之前存进去多少,现在新华三就要拿出来多少;之前存进去多少,现在新华三也才能拿出来多少。
以此为标准预判市场走向,在这场“AI军备竞赛”中,已经明显有企业掉队,非全栈科技企业总会因为长短脚掉队。而且“AI使能”平台一定是在项目中打出来的,以后能留下的“老兵”,也肯定是最能打的,经受过最严苛项目考验的平台。
押宝是危险的
还有就是开放。
虽然新华三可提供开放解耦的全栈端到端智算方案,但全栈并不等于“封闭”。其实,封闭有封闭的好处,封闭的系统可以快速将性能做上去,但后期的维护和运营成本也会居高不下,而且离开原厂的支持基本玩不转。
不仅如此。
人工智能发展如此之快,快到盲目跟进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更会使大量行业模型陷入“开发即落后”的困境。看看产业的发展速度,就知道现在的“选择”有多难。2025年1月至7月,中美11家科技公司共发布或迭代29版大模型,平均每7.1天即有一款新模型诞生。而且大模型霸榜周期已从“年级”压缩至“月级”,甚至是“周级”。
所以,新华三选择了开放。新华三的选择,就是让用户可以不用就纠结于做选择题。新华三灵犀使能平台(LinSeer Hub),可兼容20余种GPU并支持50余种国内外主流模型的无感切换,有效降低企业AI使用门槛。
“而且新华三的算、网、存、安等智算基础设施之间相互解耦,灵犀智算解决方案也都可层层解耦。”曾富贵说:“这就是新华三的态度。靠本事去服务客户,而不靠技术绑定用户。”
伙伴就是新华三的用户
再有就是合作伙伴。
“年初,新华三就判断,DeepSeek一体机虽然火,但火不过三个月,结果也就是这样。”曾富贵认为,虽然DeepSeek一体机降低了AI应用的门槛,但当时的销售模式,只能支持知识问题、办公助手等简单应用。
“所以,新华三在‘一体机’中也预装了灵犀使能平台,而且新华三的用户就是合作伙伴。”正是以此模式,新华三在医疗、水利行业持续突破。曾富贵认为:“懂应用、懂数据的合作伙伴的深度参与,才能建立设备与业务间的直接联系。”
还有另一种模式。
目前,新华三推动的“图灵小镇”模式,已在杭州、郑州、贵安、马鞍山、西宁等多城落地。“图灵小镇”通过生态合作伙伴,推动了算力与应用场景的双向匹配。这不仅有助于推动 AI 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更为 AI 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由此可见,不管是私有化部署,还是输出公共智算资源。AI的未来都不是简单的硬件堆砌,唯有实现算力、数据、模型及应用的协同使能,唯有合作伙伴的深度参与,才能最大化地释放每一份算力的潜能,才能让AI真正跨越从“可用”到“好用”的鸿沟,引领产业智慧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