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先锋队”实践团深入一线,以“研究+服务”双轮驱动助力老年再就业之路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时代浪潮下,如何激发老人的活力与智慧,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这个暑期,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银发先锋队”实践团,将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与深厚的人文关怀相结合,通过政策研究、数据调研、AI赋能、服务实践等多维并举,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响应国家战略、以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治理的智慧与担当。
数听心声,研判安身立业事
实践团循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脉络,以“健全低龄老人社会支持体系与再就业机制”为靶心,在黑龙江省和山西省的多个社区展开了系统性学科调研。团队首先对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进行深入剖析,随后通过线上与线下渠道,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百余份,勾勒出低龄老人再就业意愿、挑战与生活质量关联度的宏观数据画像。
团队成员与社区老人进行访谈交流
为探寻数据背后的真实故事,实践团与社区、企业及退休职工代表等召开了专题座谈。从影响安居乐业的住房、代际照料压力,到求职过程中面临的“数字鸿沟”与“年龄壁垒”,团队成员在一次次深入的对话中,记录着最质朴的诉求,碰撞出政策优化的思路。这场深入基层的探研之行,不仅丈量着老年人从“被动养老”到“主动乐业”的距离,更在青春足迹里写下了对破解“居—业—养”基层治理难题的深刻思考。
团队成员在社区发放问卷
授人以渔,技能帮扶暖人心
“想出去找工作,第一关就卡在简历上。”这是团队在调研中听到最多的心声。为此,实践团在社区活动室里,为有求职意愿的叔叔阿姨们组织了数场“接地气”的简历制作帮扶活动。从如何开机、打开文档,到调整格式、遣词造句,团队成员们一对一、手把手地进行教学,并分享了他们精心准备的简洁模板,帮助老人们将几十年的宝贵经历,第一次完整地呈现在一份现代化的求职简历上。
为了进一步帮助老人们跨越“数字鸿沟”、感受时代脉搏,团队还特别带来了一场新奇的“AI漫谈”体验。利用团队自主研发的“忆伴”AI,这个能“听懂话”的智能小伙伴可以和老人们聊天,引导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并将这些珍贵的口述记忆实时转化为文字保存下来。这不仅让老人们对前沿科技有了亲身体验,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记录人生、传承智慧的全新方式。
团队成员手把手教社区老人制作简历,体验AI应用
声传万里,播撒希望的火种
对于“银发先锋队”实践团而言,这个夏天的奔走不止是一次单向的社会服务,更是一座连接青春与银发的双向之桥。成员们在倾听中收获了课堂之外的人生智慧,而叔叔阿姨们则在体验中重拾了拥抱时代的信心与技能。
团队负责人表示:“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老有所为’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蕴藏在每位长辈心中的热切期盼。我们的工作只是一个开始,希望我们留下的这些故事和工具,能激励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到助老敬老的行列中来。”
团队成员在老年公寓前合影
青春作答,书写时代的篇章
“银发先锋队”实践团的探索,是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致力于培养“尚德为公。知行合一”的时代新人的生动缩影。项目巧妙地将公共管理学科的社会洞察与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相结合,展现了当代大学生跨界融合的创新能力与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实干能力。这群青年学子正用自己的脚步,践行着伟大的誓言,他们的实践探索,为如何以青春的温度回应“积极老龄化”的宏大命题,书写了一份充满朝气与智慧的答卷。(闻新闻罗钰宣白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