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是一种依赖于镁离子或锰离子的 DNA 聚合酶,它与其他 DNA 聚合酶的显著区别在于,其催化核苷酸聚合时不需要模板链的引导,能够将脱氧核苷酸随机添加到 DNA 分子的 3' - 羟基末端,因此也被称为模板非依赖性 DNA 聚合酶。
从分布来看,TdT 主要在未成熟的淋巴细胞中表达,尤其是在骨髓中的前 B 细胞和前 T 细胞阶段表达最为活跃。在成熟的淋巴细胞中,TdT 的表达量会显著降低甚至消失。此外,在某些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细胞中,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TdT 常常会异常高表达,这使得它成为诊断这类疾病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在检测指标方面,TdT 的表达水平通常以酶的活性单位或蛋白质的浓度来表示。通过特定的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测定样本中 TdT 的含量或活性,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提供重要数据。
生理功能
TdT 在机体的免疫系统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参与免疫球蛋白和 T 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在未成熟淋巴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免疫球蛋白基因和 T 细胞受体基因会发生重排,这一过程是产生免疫多样性的关键。TdT 能够在基因重排过程中,将随机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 V、D、J 基因片段连接的末端,增加了基因重排的多样性,从而使机体能够产生数量庞大、特异性各异的免疫球蛋白和 T 细胞受体,以应对外界环境中多种多样的病原体。
促进淋巴细胞的发育成熟:TdT 的表达与淋巴细胞的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它在淋巴细胞的早期发育阶段发挥作用,参与调控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成熟过程。通过影响基因重排的多样性,TdT 有助于筛选出能够识别自身抗原并产生适当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维持至关重要。
检测原理
人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TdT) ELISA 试剂盒基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原理设计而成。该试剂盒的酶标板微孔内预先包被了抗人 TdT 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当加入待检测的样本(如细胞裂解液、血清等)时,样本中的 TdT 会与酶标板上的包被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 - 抗体复合物。
经过洗涤步骤去除未结合的杂质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抗人 TdT 多克隆抗体作为二抗,二抗会与复合物中的 TdT 特异性结合,形成 “包被抗体 - TdT - 酶标二抗” 的夹心结构。再次洗涤后,加入底物溶液(如 TMB),HRP 会催化底物发生显色反应,显色的深浅与样本中 TdT 的含量成正比。最后,使用酶标仪测定各孔的吸光度值,根据标准品绘制的标准曲线,即可计算出样本中 TdT 的具体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