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科技职业大学迎来了产教融合的新里程碑——一条人形机器人零件柔性共享制造智能产线正式落成。这条产线是由该校与智能制造企业北京蚂蚁工场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标志着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走进这条占地300余平方米的智能产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系列现代化的设备,包括立体库码垛机器人、数控加工中心以及自动引导车等。项目经理许明佩表示,这条产线不仅具备生产能力,更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体验。
该产线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小批量、多样化的生产需求,形成了从原材料预装到加工、存储、再调度的全自动化闭环。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韩伟强调,这里设置了10个教学工位,学生们可以实时观察产线运行数据和数字孪生仿真画面,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沉浸式教学体验。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能够参与到从工艺设计到成品交付的全流程生产,掌握包括数控编程、系统操作、智能质量检测等在内的核心技能。这些实践机会是传统课堂上无法提供的,真正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成长。
此外,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与蚂蚁工场还将共同开发覆盖智能加工、在线检测、数字孪生等全流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开设《工程训练》《智能产线集成与应用》等5门核心课程。产线的运营采用“企业订单+教学实训”的双轨模式,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真实的生产订单。
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计划在明年申报“机器人技术”职业本科专业。这个实训基地将成为未来本科生必修的内容之一,预计每年将培训500名学生,并承接企业订单产值超过200万元。
这一创新平台的建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也为企业培养了未来的技术人才,推动了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