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金城,以学会友
第十五届中华青年传播学者论坛
在兰州大学举行
8月5日,以“智媒时代的传播与西部社会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华青年传播学者论坛在兰州大学逸夫科学馆举行。本次论坛由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来自香港城市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12所高校的二十余位学者,共话智能传播变革与西部社会发展的时代命题。
溯源薪火,共绘西部传播新图景
上午9点,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曹国林主持论坛开幕式,名誉院长冯诚致欢迎辞。冯诚指出:论坛如桥梁,连接着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学术资源与学人情怀;本届论坛既探讨智能技术如何重塑传播生态,又讨论西部地区在中国与世界文明互鉴、文化交往中的独特价值。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系主任黄懿慧在致辞中指出,从2004至今,已有245位学者通过这一平台深度参与学术交流;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重构传播格局的当下,中国西部作为“多元民族文化生态的田野实验室”,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独特样本。她表示,“期待学者们走进丝绸之路数字港,将论文写在西部大地上”。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刘晓程系统介绍了学院的发展脉络:从1959年新闻学专业肇始,到如今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学院始终坚持“课堂比天高、学生比天大”的育人理念,发展出“重走中国西北角”“新春走基层”等实践品牌,展现了西部新闻教育培养卓越人才的责任担当。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副主任沈菲展示了该系的国际化建设成果,他强调,媒体与传播系虽规模精简,却以QS专业排名48位的实力跻身国际前列;系所师资多来自海外顶尖学府,研究方向聚焦健康传播、计算传播、公共关系等前沿领域。
接下来,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代表与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双方在人才联合培养、科研协同创新等方面迈入新阶段,这也将为大湾区与大西北的学术联动开辟新空间。
在主旨演讲环节,黄懿慧教授进行了题为《人工智能信任:公众态度的区域差异与未来展望》的研究分享,该研究建构人工智能信任的三个评估指标——能力(技术效能)、善意(用户关怀)与诚信(规范遵循),并基于对六个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美国、英国)的调查建立了44个数据集。她强调,“在技术迭代中,伦理正当性与人本关怀是传播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命题”。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冀青围绕《敦煌文化的全球传播路径》主题进行分享,他从斯坦因、伯希和的探险,讲到全球博物馆对敦煌文物的收藏,系统梳理了敦煌文物流散的百年历程,强调敦煌文化世界性传播的重要价值,以及保护敦煌文物的重要意义,从文明互鉴视角拓展了传播的边界。
多维碰撞,共探研究教学新思路
在下午的“科研成果分享”分论坛中,学者们分别围绕跨时间、跨地域、跨文化、跨方法、跨议题研究的价值阐释,区域国际传播的创新实践,传播学的跨学科对话,人工智能的人格化探究,城市空间传播对社区治理的作用探讨,基于亚文化视角关注“混剪”的特殊意义,探讨新闻史研究的创新空间,研究大数据信任的双向视角等方面进行交流。
在“教学与行政管理分享”分论坛中,学者们从如何融入人工智能技术以推动课程改革,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愿,如何细化对体育特长生的专业知识教学,如何推动广告学专业的内容更新,如何优化教学评估指标,如何推动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如何促进跨学科知识融通,如何设计数据新闻可视化课程框架,如何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等方面出发,进行循环讨论。
论坛尾声,学者们共同总结并强调“跨学科融合”“扎根实践”“坚守教育初心”等关键点对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从智能技术到文化传承,从学术研究到教学管理,学者们以思想为舟,以实践为帆,为西部大地传播研究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编辑 | 赵蕴涵
文字来源 | 徐香楠
图片来源 | 伏巨海
---------------------
不保证以上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所涉标的不做任何推荐,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
科记汇,资深财经媒体人创办,财经报道先锋,年阅读观看量数亿。关注研究重大财经动态、企业家精神、商业文明发展历程,报道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创业公司关键发展节点。内容同步数十家网络平台。欢迎提供报道线索和采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