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吉安环保发布)
“这款土壤重金属快速检测仪轻巧好用,仅重1.5公斤,能够在30秒完成检测任务。即使在恶劣环境下,它依然能提供高效、准确的数据信息。”在培训现场,某环保装备生产厂家技术专家手持仪器对准土壤样品,轻轻扣动扳机,屏幕上即刻显示匹配度、元素名称、含量等数据,实现对土壤重金属的实时定性和定量测试。
这样的“黑科技”,让从事环境执法监管工作二十余年的刘万香连连感叹:“过去只能靠鼻子闻、眼睛看,如今有了精密仪器的辅助,就像是为我们配备了‘透视镜’,让执法监管更加精准、更加高效!”
这是记者在江西吉安市安福生态环境局举办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现场所见到的一幕情景:执法人员不服“暑”,战高温、斗酷暑,汗流浃背、聚精会神,反复练操作、学技能、强本领、提能力。
7月22日,正值大暑节气,一年当中最热的天气。炎炎烈日之下,安福生态环境局的20余名执法人员齐聚培训现场,与5家环保装备生产厂家的技术专家进行深度交流,通过“理论授课+实操演练+场景模拟”的培训模式,学理论、练操作,全面解锁执法特色化装备的“硬核”功能,打造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管领域的新引擎。
执法监管能力提升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强力支撑。安福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明介绍,2023年以来,他们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投入专项资金近300万元,购置了便携式光离子化检测仪、红外热成像仪、微风风速计、油气回收三项检测仪、粉尘快速测定仪等一批新型执法监管装备,共有6类别、122台(套)。
为推动装备“软实力”向监管“硬实力”转化,安福生态环境局按照“全年、全员、全过程”的要求,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通过分组轮训、战训结合、实操实练,让执法人员熟悉掌握新型执法监管装备功能,使其成为执法人员的“火眼金睛”。
“针对执法监管工作实际,我们精心选择了6大类10套特色化装备,涵盖大气、水质、土壤、固体废物等多个领域。”安福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杨雪军告诉记者,引入新型执法监管装备,有效地推动了执法监管从“经验判断”向“数据说话”转变,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警”转变。
从设备校准到样品采集,再到数据记录,每一个实操环节,执法人员严格遵循操作规程进行。“以前测量油烟浓度,仅准备工作就要耗费大量时间,如今使用新装备,操作简便!”执法人员丁彦在完成便携式油烟检测仪实操后,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了操作要点,“技术专家不仅教会我们使用装备,还讲解了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这些内容对现场执法很实用。”
课堂上未能消化的知识,课后再进行针对性辅导,个性化培训确保执法人员弄懂弄通新型执法监管装备功能。厂家技术专家建立微信群,与执法人员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实时在线解答执法装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的培训方式,既贴近实际又切实可用!”丁彦评价道。
“练兵先练器,强兵必强技。”李明表示,下一步将突出学以致用,聚焦江河流域、工业园区、城乡环境等领域,开展实战实训,推动培训成果转化为执法效果,守住守牢生态环境保护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