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 年,Sun Microsystems 推出 Java 时,没人想到它会改写软件史。最初它只是为嵌入式设备设计的语言,却凭着 "跨平台、面向对象、安全稳定" 的基因,踩中了互联网爆发的时代风口。
1995-2000:互联网时代的 "破局者"
那时候的网页还是静态的文字图片,Java Applet 横空出世 ------ 这个能在浏览 更关键的是,它悄悄铺好了企业级开发的路。J2EE(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标准一出来,银行、电信这些需要大型分布式系统的行业终于有了 "通用语言"。国内最早接触 Java 的一批开发者,就是靠 J2EE 敲开了外企和金融机构的大门。
2000-2010:企业级市场的 "霸主"
这十年,Java 框架迎来 "井喷期":Spring Framework 让复杂的企业级开发变简单,Hibernate 解决了数据库操作的痛点,Struts 成了 Web 开发的标配。全球范围内,银行的核心系统、保险公司的理赔链路、政府的政务平台,几乎都刻着 "Java 制造" 的烙印。
而在国内,Java 几乎成了企业后台的 "唯一选项"。国有银行的账务系统要稳定?用 Java;刚起步的电商平台(比如早期的淘宝)要扛住流量?用 Java;甚至连高校计算机系的课程表,都把 Java 从 "选修课" 调成了 "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