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太原市迎泽区滨河小学一年二班的同学们的生活被科学的奇妙色彩所填满。班级精心策划的“家庭小小实验室”活动,让孩子们告别了单调的假期模式,摇身一变成为家中的“小小科学家”,在充满趣味的科学实验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探索之旅。
本次活动设计了“会站立的小牙签”“荧光流星雨”“纸张大力士”“有趣的磁铁”“大气压力”“氧化还原反应”“浮沉实验”“消失的硬币”等近十个实验,实验内容丰富多样,巧妙融合了力学、光学、化学等多个科学领域的知识。而且,这些实验所需的材料均取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像几根牙签、一张普通的纸、几块磁铁,还有家中厨房的调料、喝水的杯子等,极大地降低了实验门槛,让孩子们在家中就能轻松开启科学探索的大门。
在“会站立的小牙签”实验中,学生将牙签小心翼翼地交叉摆放,然后目不转睛地轻轻调整角度,当看到牙签真的稳稳站立起来时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奇妙发现。而在“纸张大力士”的实验现场,孩子们一开始都对薄薄的纸张能否承受住一颗桃子或西红柿的重量表示怀疑。但当他们按照实验步骤,将纸张巧妙折叠改变形状后,原本柔弱的纸张竟真的成功托起了这些水果,这神奇的一幕让孩子们惊讶得合不拢嘴,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结构力学的奇妙之处。
在“消失的硬币”实验里,孩子坐在桌子旁,眼睛紧紧盯着装着硬币的玻璃杯。当水慢慢倒入杯中,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硬币竟然“消失”不见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家长的引导下,孩子开动好奇的小脑袋,逐渐明白了这是光的折射原理在起作用,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光学知识的魅力。
策划“家庭小小实验室”活动,就是希望打破科学教育仅局限于课堂的传统模式,让科学真正走进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这些实验操作步骤并不复杂,但实验现象却十分明显,很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亲眼见证科学的奇妙,还能在观察、思考和实践中逐步理解基础科学原理,这种体验式学习的效果是单纯的课堂讲授远远无法比拟的。
家长们对此次活动也是赞不绝口。有了家庭小实验活动,孩子不再沉迷于电子产品,经常缠着家长要做实验,还会主动问各种“为什么”,这种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真的特别可贵。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家长也能参与其中,和孩子一起探索,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让彼此学到了不少科学知识。
从观察牙签站立时的平衡奥秘,到感受磁铁的神奇力量;从探索纸张变形后承载能力的变化,到见证硬币在光与水的作用下“消失”又“重现”,滨河小学一年二班的“家庭实验室”让这个假期充满了科学的乐趣与智慧的光芒。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收获了满满的知识,成功培养起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一颗颗热爱科学的种子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悄然种下,未来必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编辑:田田
审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