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华阳碳材科技有限公司千吨级高性能碳纤维一期200吨/年示范项目在大同市云冈区新材料产业孵化园圆满竣工。这一总投资近10亿元的国家级新材料项目,不仅创造了高性能碳纤维领域的“云冈速度”,更成为我国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攻克新材料“卡脖子”难题的关键突破,为山西转型发展注入硬核科技动能。
作为国内首条千吨级高性能碳纤维示范生产线,该项目聚焦T800、T1000级12K碳纤维的量产能力建设,核心技术亮点显著。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DMSO一步法合成技术与国内自主研发的干喷湿纺工艺体系,从原料聚合到纤维成型实现全流程技术可控。这类高性能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等特性,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神经材料”,长期以来我国在高端碳纤维领域依赖进口,该项目的建成量产将填补国内相关领域产业化空白,推动关键材料自主可控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的背后,是政企协同发力的生动实践。项目总占地约116亩,土建与工艺设备总投资近10亿元,2023年10月启动立项,2024年6月正式开工,2025年6月即完成全部土建施工,仅用10个月就完成了原计划18个月的建设周期。这份“云冈速度”的达成,离不开云冈经开区的精准服务:项目落地后,园区迅速成立专项服务小组,针对土地规划、审批手续、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提供“一对一”指导和“一站式”代办服务,全程跟踪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技术对接、设备进场等难题,为项目快速推进扫清障碍。
高性能碳纤维被誉为“黑色黄金”,其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新材料产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山西华阳碳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大同在煤炭资源转化、新材料产业布局上的基础优势,在项目建设中同步搭建了技术研发中心,未来将围绕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开展持续攻关。项目负责人表示,一期200吨/年产能达产后,将逐步推进千吨级规模化生产,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带动上下游复合材料产业链在大同集聚发展。
此次项目竣工不仅是山西新材料产业的里程碑事件,更彰显了资源型地区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转型的决心。大同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正以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为支点,加速布局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煤都”向“新材料之都”转型。随着项目量产落地,山西在高端碳纤维领域的技术话语权将显著提升,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材料支撑,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出科技驱动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