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款小米机型,本月系统更新正式画上句号。是的,包括旗舰,也包括千元入门款,全都被列进了停止名单。
作为一个常年盯着小米生态走向的人,我得说,这波操作背后的信息量,不只是“停更”两个字那么简单。
先看阵容,这不是单纯的老机型退场,而是覆盖了从Redmi A1、POCO C50这样的入门机,到小米11T系列、11 LE这样的旗舰定位。
跨度之大,意味着小米这次是一次性清理多条产品线的历史包袱,把资源彻底腾出来给下一代系统。
消息来自外媒,用户在停更后依然能用现有系统,但如果想拿到最后一次更新,要么上HyperOSUpdates网站,要么装个MemeOS Enhancer应用,这波对普通用户来说门槛不低。
说白了,小米是在告诉你:主力研发队伍已经转身,你的机子进入“维护模式”。
这和之前的澎湃OS 2停工消息其实是一条时间线上的事。
小米直接砍掉了OS 2的后续开发,把火力集中到澎湃OS 3上——而且是基于Android 16的新底层架构。
新系统不仅视觉重做,更有AI驱动的个性化体验、加速的启动速度和资源管理优化,还为折叠屏和平板设备专门调了适配方案。
我判断,这次批量停更,是为了在澎湃OS 3正式推送前,把历史版本的分支尽量收口,减少适配压力。
你要知道,跨底层大版本升级,对系统团队来说最怕的就是旧机型拖后腿,尤其是中低端机型硬件冗余小,优化成本高。
从行业角度看,小米的这步棋并不孤单。
三星、OPPO、vivo都在逐步缩短旧机型维护周期,集中资源在能带来溢价的新旗舰上。不同的是,小米这次的范围更猛,且与OS 3的发布节奏绑定得很紧。
消费者层面呢?我知道会有人觉得这是“抛弃老用户”,但现实是,这批机型即便继续维护,也不可能解锁OS 3的全部特性,反而容易出现“升了更卡”的舆论翻车。
所以小米干脆一次性划线,把老系统留在稳定状态,让有需求的人自行处理更新收尾。
接下来最值得关注的,是澎湃OS 3的推送名单。
虽然官方没完全公布,但从硬件门槛来看,三年内的中高端机几乎稳了,而入门款能否上车,还得看内存、处理器的底线要求。
说实话,我反而觉得这波停更是个信号——小米要把OS 3打造成一个更“纯净”、更有延展性的系统生态。旧机型的放手,是为了让新版本的体验不被妥协掉。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你的手机在停更名单里,你会选择原地养老,还是趁着澎湃OS 3还没全面铺开,换台能稳吃三年更新的机型?这事,评论区见。